《秋日犍为道中(一作途中感怀)》

时间: 2025-01-11 11:39:15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白话文翻译

在外漂泊已久,厌倦了这条岔路,
刚出门就开始吟唱,心中充满悲伤。
一生中未曾到达的地方,
落日时分我独自走在路上。
芳草已经不再青翠,
老朋友再也没有重逢的期望。
更何况要南渡,
我的故乡已经遥不可及。

注释

  • 久客:长时间在外客居。
  • 岐路:岔路,指路途的分岔。
  • 吟且悲:吟唱的同时感到悲伤。
  • 平生:一生。
  • 未到处:未曾到过的地方。
  • 落日:夕阳,象征时光流逝。
  • 芳草:美好的草地,象征生机与希望。
  • 故人:老朋友。
  • 南渡:向南方渡过,暗示远行。
  • 乡国:故乡,故国。
  • 天涯:极远的地方,形容距离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忧伤、感怀著称,常常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诗人长期在外游历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值秋日,夕阳西下,更加渲染了诗中的孤独与悲凉。

诗歌鉴赏

《秋日犍为道中》是崔涂在秋日旅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的“久客厌岐路”直接表明了作者对长时间旅行的厌倦,岔路的出现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迷茫。接着,诗人提到“出门吟且悲”,一方面表露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另一方面则显示出即使处于困境,仍然用吟唱这种方式来宣泄情感。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通过落日的意象,传达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落日不仅是自然景象,也是人生旅途中的隐喻,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惘与对过往的追忆。“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芳草的枯萎象征着希望的消逝,而“故人无重期”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再相见的渺茫,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句“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这里的“南渡”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也是心灵上的一种逃避,而“乡国已天涯”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客厌岐路:长时间在外的旅人,对岔路感到厌倦,表现出对旅途的疲惫。
  2. 出门吟且悲:出门后吟唱,但心中充满悲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3. 平生未到处:一生中未曾到达的地方,反映出人生旅途的遗憾。
  4. 落日独行时:落日时分独自走路,渲染出孤独和无助的氛围。
  5. 芳草不长绿:青草不再青翠,象征着失去的生机与希望。
  6. 故人无重期:老朋友再无重逢的希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
  7. 那堪更南渡:更何况要向南方漂泊,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8. 乡国已天涯:故乡已远在天边,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失落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芳草不长绿”与“故人无重期”的对比,展现了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强烈反差。
  • 意象:落日、芳草等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还承载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 拟人:诗中提到的“芳草”似乎有了生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唐代诗人普遍的情感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芳草:代表生机与希望,反映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 故人: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怀念。
  • 乡国:代表故乡,寓意着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岐路”指的是什么? A. 直路
    B. 岔路
    C. 小路
    D. 山路

  2.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喜悦
    B. 无奈与思念
    C. 忘却
    D. 满足

  3. 诗中的“芳草不长绿”是指什么? A. 草地的颜色
    B. 生命的消逝
    C. 自然的美
    D. 朋友的离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秋日犍为道中》和《静夜思》都表现了思乡的主题,但《静夜思》更强调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而《秋日犍为道中》则通过旅途的艰辛与落日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