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思师》

时间: 2025-01-26 23:51:13

思师讲法华,众说积丘坟。

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

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

欲唱江南曲,试披楚塞云。

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挥斤。

箭锋或相直,对面同一欣。

古人得解脱,乃不厌多闻,归业阅故书,请以道眼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元思师 王灼 〔宋代〕

思师讲法华,众说积丘坟。 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 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 欲唱江南曲,试披楚塞云。 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挥斤。 箭锋或相直,对面同一欣。 古人得解脱,乃不厌多闻, 归业阅故书,请以道眼分。

白话文翻译:

元思师在讲解《法华经》,众人的解说堆积如山。 他曾扰乱讲经的座位,如同降服千军万马。 但他仍不满意通过文字传播,认为在圣人的领域尚未立下功勋。 他想要吟唱江南的曲调,尝试穿越楚地的云雾。 优秀的才能如同遮蔽牛的大布,匠人应当挥动斧头。 箭锋或许会相交,面对面时同样感到欣喜。 古人获得解脱,是因为不厌倦多闻, 回归本业阅读古书,请用道眼来分辨。

注释:

字词注释:

  • 法华:指《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 丘坟:比喻堆积如山的书籍或知识。
  • 师子座:指讲经的座位,比喻讲经的场所。
  • 圣域:指圣人的境界或领域。
  • 江南曲:指江南地区的曲调,这里比喻诗歌或文学。
  • 楚塞云:指楚地的云雾,比喻边远或难以穿越的地方。
  • 良才大蔽牛:比喻才能非常出众,如同大布遮蔽牛。
  • 挥斤:挥动斧头,比喻施展才能。
  • 箭锋或相直:比喻才能或智慧相交,直接相对。
  • 道眼:指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

典故解析:

  • 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内容深奥,被认为是佛陀最后的教诲。
  • 江南曲:江南地区的曲调,常用来形容优美的诗歌或文学作品。
  • 楚塞云:楚地多山,云雾缭绕,常用来形容边远或难以穿越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佛教和文学有深厚的兴趣。这首诗是送给一位名叫元思的僧人,表达了对元思师深厚的敬意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思师讲解《法华经》后,王灼对其的赞颂和送别。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元思师学识和才能的敬佩,也反映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思师讲解《法华经》的描述,展现了元思师的深厚学识和卓越才能。诗中“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元思师在讲经时的威严和影响力,如同降服千军万马。而“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则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不满足于文字的传播,渴望在圣人的领域立下功勋。后文通过比喻和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元思师的才能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解脱和智慧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佛教和文学的深刻理解和高尚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思师讲法华,众说积丘坟:元思师在讲解《法华经》,众人的解说堆积如山。
  2. 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他曾扰乱讲经的座位,如同降服千军万马。
  3. 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但他仍不满意通过文字传播,认为在圣人的领域尚未立下功勋。
  4. 欲唱江南曲,试披楚塞云:他想要吟唱江南的曲调,尝试穿越楚地的云雾。
  5. 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挥斤:优秀的才能如同遮蔽牛的大布,匠人应当挥动斧头。
  6. 箭锋或相直,对面同一欣:箭锋或许会相交,面对面时同样感到欣喜。
  7. 古人得解脱,乃不厌多闻:古人获得解脱,是因为不厌倦多闻。
  8. 归业阅故书,请以道眼分:回归本业阅读古书,请用道眼来分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众说积丘坟”、“良才大蔽牛”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元思师的学识和才能。
  • 典故:如“法华”、“江南曲”、“楚塞云”等,通过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 对仗:如“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箭锋或相直,对面同一欣”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元思师的敬佩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元思师的学识和才能,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解脱和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法华:佛教经典,象征深奥的教义和知识。
  • 丘坟:堆积如山的书籍或知识,象征丰富的学识。
  • 师子座:讲经的座位,象征讲经的场所和威严。
  • 江南曲:江南地区的曲调,象征优美的诗歌或文学作品。
  • 楚塞云:楚地的云雾,象征边远或难以穿越的地方。
  • 良才大蔽牛:优秀的才能,象征卓越的才能和学识。
  • 箭锋或相直:才能或智慧相交,象征直接相对的智慧。
  • 道眼: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象征深刻的理解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尝扰师子座,受降千人军”一句,描绘了元思师的什么特点? A. 学识渊博 B. 威严和影响力 C. 对文字的不满 D. 对江南曲的喜爱

  2. “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文字的传播 B. 圣人的领域 C. 江南曲的吟唱 D. 楚塞云的穿越

  3. 诗中“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挥斤”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典故 D. 拟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 杜甫的《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

诗词对比:

  • 王灼的《送元思师》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灼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学识和才能的敬佩,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法华经注疏》:对《法华经》进行详细注释,有助于理解诗中涉及的佛教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