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高孺人》

时间: 2025-01-10 23:11:26

泝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

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泝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
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孺人的怀念和追思。诗中提到高孺人出身高贵,才华出众,令人仰慕。即使在生病期间,仍旧能欣赏到朝廷的荣光,而她的逝去并不需要额外的挽歌来加以悼念。她的名声和德行将会在后世传扬,足以抵得上任何的悼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泝源:追溯源头。
  • 高适:高适,唐代著名诗人,诗中以其高洁的品行作比。
  • :比拟、比较。
  • 贤子:指优秀的子孙。
  • 搴丹桂:比喻获得功名。
  • 冕辂:古代帝王的车,象征权力和地位。
  • 笄珈:古代女子用来插发的器具,这里暗指成年的标志。
  • 阡表:指田野的边界,象征着传承。

典故解析:

  • 郑虔:指郑虔,东汉末年著名的乐师,其家族以音乐见长,诗人以其作为高孺人的家世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梦得,号月溪,晚号石洲。他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探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多为咏怀和抒发对逝者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孺人去世之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她的哀悼与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追思。

诗歌鉴赏:

《挽高孺人》是一首表现深厚情感的挽诗,诗人刘克庄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高孺人非凡的才能和品德。首句“泝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以高适的高洁品德开启,既表明高孺人出身的高贵,又突出其才华的卓越。接下来的“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描绘了她的儿子所取得的成绩,反映出高孺人教育子女的成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高孺人在生病时仍能观赏到朝廷的荣华,显示了她的尊贵与智慧。“没不待笄珈”,表达了高孺人即使逝世也无需额外的挽歌,她的德行和名声将会在后世永存。“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总结了全诗,强调了高孺人的影响力与她在世的价值。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高孺人的敬仰与怀念,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传达了对美德与才华的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泝源高适谱:追溯源头,提到高孺人的背景与高适的比拟,暗示她的高贵。
  • 作媲郑虔家:将高孺人与郑虔的家族进行比较,突出她的卓越。
  • 贤子搴丹桂: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子女取得的成就,反映其教育有道。
  • 高才补白华:说明高孺人不仅生育优秀子女,还自己的才华出众。
  • 病犹观冕辂:即使生病,也能欣赏帝王的车驾,象征她的尊贵与智慧。
  • 没不待笄珈:即使离世,也不需用笄珈来证明其价值,表现她的影响力。
  • 阡表堪传远:形容她的德行如同耕田的边界,绵延不断。
  • 何须挽诔加:表明高孺人不需要挽歌,她的名声将流传后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孺人与高适、郑虔进行比拟,彰显她的高贵与才华。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高孺人的怀念与敬仰,体现出对女性才华和德行的尊重,传达出即使逝去,其影响仍将持续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适:象征出身高贵与才华。
  • 冕辂: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传达出高孺人的尊崇。
  • 丹桂:象征美好与成就,暗示高孺人的子女优秀。
  • 阡表:代表传承与延续的意象,强调她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孺人与哪位古代诗人相比?

    • A. 李白
    • B. 高适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冕辂”象征什么?

    • A. 车马
    • B. 权力
    • C. 荣耀
  3. 高孺人是否需要挽歌来纪念?

    • A. 需要
    • B. 不需要
    • C. 不确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琵琶行》:通过叙述音乐的方式,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反映出社会背景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