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后怨至元十八年岁辛巳冬十月按事顺德晨起灯下读沈下贤文集偶赋此或云郑即子春也》
时间: 2025-01-26 03:0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桥晓月光朦胧,彼姝娇啼桥水东。
郑生早发与之遇,挈去媵御甘长终。
雾绡烟縠已惝恍,九歌招魂皆楚风。
一朝谪满与郑诀,云是蛟娣非凡庸。
岳阳楼高花映红,满筵歌舞鲛人宫。
海风吹散歘不见,倚云望入湘江空。
白话文翻译:
在洛桥上,清晨的月光朦胧可见,那位女子在桥边娇声啼哭,声音随水流向东去。
郑生早晨出发,正好与她相遇,他带走了她的侍女,享受着悠长的时光。
雾气缭绕如绡,烟波浩渺令人迷惘,《九歌》的召魂之曲仿佛在楚风中回荡。
一朝被贬与郑生诀别,传言她是蛟娣(神龙之女),非凡之人。
岳阳楼高耸,花影映红,宴席上歌舞如鲛人宫。
海风吹散了那些幻影,倚靠云端,眺望湘江的空灵。
注释:
- 洛桥:指的是某座桥,象征离别之地。
- 彼姝:她(女子)指代诗中的女主角。
- 郑生:指郑即子春,可能是与女子有情感纠葛的人物。
- 媵御:侍女,陪伴在侧。
- 雾绡烟縠:形容雾气和烟波,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九歌:古代楚国的祭祀歌,意为呼唤亡灵。
- 蛟娣:传说中的水中精灵,象征非凡的美丽。
- 岳阳楼:著名的楼阁,象征着高远和壮丽。
- 鲛人宫: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擅长诗歌与散文,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他的诗多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融入丰富的自然意象。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十八年,正值王恽生活的晚期,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体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洛桥为起点,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画面,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通过对“彼姝”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失去的哀伤。郑生的意象则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爱情,而女子的娇啼则是对过往情感的无奈叹息。
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雾绡烟縠”的描写,将情感与自然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九歌招魂”则引发了对往昔的追忆,显示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至于与郑生的诀别,则带有一种离愁别绪,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岳阳楼的描写则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壮丽的背景,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最终在“倚云望入湘江空”中,展现了一种空灵与孤独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桥晓月光朦胧:描绘清晨的桥和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彼姝娇啼桥水东:女子的哭声随水流而去,体现了一种离别的伤感。
- 郑生早发与之遇:郑生的早起与女子相遇,突显命运的交织。
- 挈去媵御甘长终:带走侍女,享受长久的陪伴,暗示爱情的甜蜜。
- 雾绡烟縠已惝恍:雾和烟影模糊,令人迷惘,象征人的情感迷失。
- 九歌招魂皆楚风:楚地的歌声召唤亡灵,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 一朝谪满与郑诀:与郑生的诀别,暗示人生的无常。
- 云是蛟娣非凡庸:将女子比作蛟娣,体现她的非凡之处。
- 岳阳楼高花映红: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 满筵歌舞鲛人宫:宴席上的歌舞,象征着繁华与热闹。
- 海风吹散歘不见:海风吹散了幻影,暗示现实的无情。
- 倚云望入湘江空:最后的孤独与向往,带有一种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把女子比作蛟娣,突出其美丽与非凡。
- 拟人:雾绡烟縠似乎在“惝恍”,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有很好的对称结构,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与离别,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惋惜,融合了自然与人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桥:离别的象征。
- 晓月:清晨的宁静与温柔。
- 彼姝:爱情的对象,代表美好。
- 郑生:理想的情感寄托。
- 岳阳楼:壮丽景观的象征。
- 湘江:象征空灵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彼姝”指的是谁? A. 郑生
B. 一位女子
C. 侍女
D. 诗人 -
“九歌招魂”中的“九歌”源自于哪个地区的文化? A. 魏国
B. 楚国
C. 齐国
D. 晋国 -
诗中提到的“蛟娣”象征什么? A. 普通女子
B. 非凡的美丽
C. 侍女
D. 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湘中后怨》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但王恽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与壮丽。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