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
作者: 朱翌 〔宋代〕
帝遣银河下太微,余波散绕野人扉。
此行步步有佳处,盘礴孤亭试解衣。
白话文翻译
帝王派遣银河从太微星下流,余波轻轻地环绕着野人的门扉。
这次出行的每一步都有美好的景致,雄伟的孤亭让我试着解开衣服。
注释
字词注释:
- 帝:指天帝,古代神话中掌管天界的神祇。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寓意浩瀚的宇宙。
- 太微:古代天文术语,指天上的星座。
- 余波:指银河流下的波动,形容其轻柔的样子。
- 野人:指隐居于山林中的人,通常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盘礴:形容气势雄伟或广阔的样子。
- 试解衣:在此可理解为惬意放松,享受自然的意味。
典故解析:
“银河”与“太微”均与古代天文、神话相关,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想象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野人”意指隐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时,或许是在一处风景秀美的亭子中,表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愉悦与思考,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的崇尚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心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帝遣银河下太微”引入,展现了天上银河流动的壮观场景,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这种开篇的描绘,不仅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也暗示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影响着人间。接下来的“余波散绕野人扉”,则将视线转向人间,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第二联的“此行步步有佳处”,表达了诗人对旅行中每一步美景的欣赏,显示出他心灵的愉悦与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最后一句“盘礴孤亭试解衣”,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直接描写,更是一种对自由与放松的渴望,似乎在呼唤人们从日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遣银河下太微”:天帝使银河流向太微星,展现出宇宙的壮丽和神秘。
- “余波散绕野人扉”:银河的波动轻柔地环绕着隐士的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此行步步有佳处”:每一步都能遇到美丽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愉悦感受。
- “盘礴孤亭试解衣”:在雄伟的孤亭中试图放松自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流动的水,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 拟人:余波“散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动作,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代表着自然的伟大。
- 野人:隐士,象征追求自由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 孤亭:代表一种独处的宁静状态,给人以思考与放松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河”是指什么?
A. 一条河流
B. 天上的星河
C. 一条湖泊 -
“余波散绕”中的“余波”指的是什么?
A. 水波的余韵
B. 风的余波
C. 星星的余辉 -
诗中的“野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城市居民
B. 隐士
C. 探险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朱翌的《寻幽亭》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却都体现了唐宋时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