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宴高氏林亭》

时间: 2025-01-10 22:43:37

寻春游上路。

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

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

珠树始开花。

欢娱方未极。

林阁散余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陈子昂 〔唐代〕

寻春游上路,
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
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
珠树始开花。
欢娱方未极,
林阁散余霞。

白话文翻译:

诗中表达了诗人寻春游玩、参加宴会的情景。诗人走上春天的路,追随着宴会的邀请来到山中的主人家。主人的家中宾客满座,衣饰华丽,仿佛是皇城的盛景。玉池中初吐清流,珠树上开始绽放花朵。欢乐的时光尚未结束,林中的阁楼上余晖洒落,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寻春:寻找春天,表示春天的气息。
  • 追宴:追随宴会的邀请。
  • 簪缨满:簪子和缨带满头,形容宾客装束华丽。
  • 皇州:指京城,象征繁华。
  • 玉池:池水清澈如玉。
  • 珠树:开满珠似的花朵的树。
  • 欢娱方未极:欢乐尚未结束。
  • 林阁:树林中的阁楼。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主第簪缨满”以及“皇州景望华”可视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唐代盛世的繁华,诗人用这些典故来衬托宴会的热闹与欢快,传达出对春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壮阔的山河与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晦日宴高氏林亭》创作于春天,诗人在宴会上与友人共聚,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场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繁华气象,以及士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宴会的热闹场景,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的“寻春游上路”便是寻求春意的直接体现,接着“追宴入山家”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的聚会场景。作者通过对宴会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出春日的气息,并且通过“主第簪缨满”和“皇州景望华”这两句,表明了社会的繁荣昌盛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中的“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更是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最后两句“欢娱方未极,林阁散余霞”将宴会的欢愉与自然的美景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珍贵与欢乐的流逝,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寻春游上路:表示诗人踏上寻找春天的旅程。
    • 追宴入山家:跟随宴会的邀请来到山中主人家。
    • 主第簪缨满:主人家中宾客众多,衣着华丽。
    • 皇州景望华:京城的繁华景象映入眼帘。
    • 玉池初吐溜:清澈的池水开始流淌。
    • 珠树始开花:开满珠似花朵的树开始绽放。
    • 欢娱方未极:欢乐的时光尚未结束。
    • 林阁散余霞:林中的阁楼上洒下余晖,景色迷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池”、“珠树”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宴会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赞美和感恩之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宴会:代表着友谊与聚会的欢乐。
  • 玉池、珠树:表现自然之美,象征生机与繁荣。
  • 余霞: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寻春游上路”中的“春”指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主第簪缨满”中的“簪缨”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书籍
    C. 衣饰
    D. 花卉

  3. 诗的最后一句“林阁散余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乐
    C. 悲伤
    D. 忧愁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家庭的温暖,但更加强调了对离别的感伤,而陈子昂的《晦日宴高氏林亭》则更多地展现了聚会的欢乐与生活的美好。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春天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唐诗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