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村唐衣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4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非晋非唐落魄袍,
人生行乐不知他。
可曾痴说飞霞佩,那肯吟思叠雪罗。
带眼减多癯已甚,
布毛吹尽意如何。
溪邻更有笭箵伴,
时整蓑衣共缉莎。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晋朝,也不是唐朝的落魄衣裳,
人生在世,享乐可不要太多牵挂。
难道曾经痴迷于那飞霞般的佩饰?
又怎能在这里吟咏叠雪般的罗纱?
眼神减退,身形也消瘦得厉害,
即使布衣毛衣也吹尽了情意,究竟如何?
溪边邻里还有笭箵(竹编器具)相伴,
偶尔整理蓑衣,一起去采莎草。
注释:
- 非晋非唐:指代衣服的风格,不属于晋朝或唐朝的流行。
- 落魄袍:指落魄或穷困的衣服。
- 飞霞佩:形容一种华丽的饰物。
- 叠雪罗:比喻质地轻薄的纱,像叠起的雪一样。
- 带眼:指眼神,可能是指眼光变得短浅。
- 减多癯已甚:形容身体消瘦,减少了很多。
- 布毛:指布做的衣服或毛衣,象征普通或简陋的生活方式。
- 笭箵:竹编器具,通常用于捕鱼或捞水草。
- 缉莎:采摘莎草,一种生活劳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提到的“飞霞佩”和“叠雪罗”都带有隐喻,反映了对奢侈品的看法,可能暗指古代文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希逸,宋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而著称。
- 创作背景:诗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阶段,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此时正值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但也伴随着个人内心的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衣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提到的“非晋非唐落魄袍”,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嘲,也反映了对物质享受的淡然。诗人似乎在问,人生在世,应该享乐而不必过于计较名利和外在的华丽。通过“可曾痴说飞霞佩,那肯吟思叠雪罗”,他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华丽生活的人的讽刺,认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是否还留有时间去思考和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自己身形消瘦的状态,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同时,“溪邻更有笭箵伴,时整蓑衣共缉莎”则展示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恬静和宁谧,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整首诗在对比物质与精神、奢华与简朴之间,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非晋非唐落魄袍”:古代落魄的衣服,暗示自己处境的窘迫。
- “人生行乐不知他”:享乐无须担忧他物,表达了洒脱的生活态度。
- “可曾痴说飞霞佩”:反问是否有人痴迷于奢华的饰物。
- “那肯吟思叠雪罗”:质疑那些追求华丽生活的人是否会吟咏细腻之美。
- “带眼减多癯已甚”:自述因生活困顿而身形消瘦。
- “布毛吹尽意如何”:即使穿着普通衣物,心情也难以平复。
- “溪邻更有笭箵伴”:身边的邻里虽简单却和谐。
- “时整蓑衣共缉莎”:在田园里共享自然的乐趣,表现生活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奢华与朴素的生活理念,突显诗人对生活的领悟。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加强表达,增加了诗的深度。
- 象征:通过衣物和自然景象象征人生态度的转变。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生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袍: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 飞霞佩:代表奢华与浮华。
- 叠雪罗:象征轻盈与美好。
- 蓑衣:象征简单和自然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非晋非唐”指的是: A. 古代的两种风格
B. 两位历史人物
C. 诗人的家乡
D. 一种朝代 -
“带眼减多癯已甚”表达了诗人的: A. 身体状况
B. 生活态度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
“溪邻更有笭箵伴”中“笭箵”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衣物
C. 一种器具
D. 一种植物
-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比较林希逸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看到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林希逸更侧重于对物质和精神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