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

时间: 2024-09-19 22:00:07

江左风流燕子家,有人襟度渺云涯。

讴歌冯翊今分竹,词藻西垣旧判花。

相望每居形迹外,投閒常动别离嗟。

因行一见还成阻,谁谓人遐自室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
作者: 张镃 〔宋代〕

江左风流燕子家,有人襟度渺云涯。
讴歌冯翊今分竹,词藻西垣旧判花。
相望每居形迹外,投閒常动别离嗟。
因行一见还成阻,谁谓人遐自室遐。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风流之地,燕子在这里栖息,有一种人能超越云边的广阔。
如今的歌声如同冯翊的竹子一般分外清脆,昔日的词藻也如同西垣的花朵般绚丽。
每次遥望总是身在外形,偶尔闲暇却常常感叹离别。
因为行路一见反而成为阻碍,谁说人心的距离能远离自家的房屋呢?

注释

  • 江左:泛指长江以东地区,历史上是风流人物的汇聚之地。
  • 风流:形容才情出众、品行高洁的人。
  • 冯翊:古代著名的诗人,此处用来比喻诗歌的美妙。
  • :象征高洁、清雅的品德。
  • 西垣:指西边的围墙,象征着美好的景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昂,宋代诗人,生平经历不详,但其诗歌以清丽见称,往往表达对友人及自然的思考与感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写于张镃前往湖州的旅途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城中,因而寄情于友人王成之。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江左风流燕子家”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南景色,同时也引出了一种才子佳人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渴求。冯翊的竹子与西垣的花朵则分别象征着文学的高洁与繁华,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面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但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却是难以避免的。结尾一句“谁谓人遐自室遐”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深思,质疑了物理距离与心灵距离之间的关系。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左风流燕子家:描绘了江南的风流人物及其居所,暗示出诗人对理想人境的向往。
  2. 有人襟度渺云涯:指代那些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才子,表现出诗人的羡慕与敬仰。
  3. 讴歌冯翊今分竹:赞美当代诗人的才华,冯翊以竹子作比喻,象征其清高。
  4. 词藻西垣旧判花:通过旧时的美丽词句,表现出对文学传统的怀念。
  5. 相望每居形迹外: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相望,实际上却无法真正相聚,暗含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6. 投閒常动别离嗟:表达了闲暇时常想念离别的情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7. 因行一见还成阻:原本的相见之行反而成了阻碍,说明人际关系的复杂。
  8. 谁谓人遐自室遐:质疑人心的距离与物理空间的距离,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使用冯翊的竹子与西垣的花朵比喻诗歌的美妙与高洁。
  • 反问:结尾的反问句使得诗人内心的疑惑得到升华,形成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景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美好的生活。
  • :象征高洁的品格。
  • :象征美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左”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长江以西
    • B. 长江以东
    • C. 南海
    • D. 黄河
  2. “冯翊”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自然
    • C. 诗歌的美妙
    • D. 生活的无常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失落
    • C. 疑惑
    •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张镃与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张镃更注重于自然与人际之间的哲思,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