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时间: 2025-01-11 08:09: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居易《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 阴德自然宜有庆,皇天可得道无知。 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 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 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 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忧虑到老了没有子女,何况今年新生的孩子也是儿子。阴德自然该有庆贺,皇天的安排即使不被世人所知。现在一园的水竹成了主人,百卷的文章又该由谁来继承?别担心鹓雏没有浴处,应该重入凤凰池。五十八岁的我才有后嗣,静思之下既令人喜悦又令人感慨。一颗珍珠虽小,却让蚌壳感到惭愧,八个孩子虽然多,却不让我羡慕乌鸦。秋天的月亮晚生丹桂的果实,春风中新长的紫兰芽。举杯祝愿,没有其他话语,切莫像你爷爷那样愚笨。
注释
- 阴德:指暗中行善的德行。
- 鹓雏: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与凤凰相提并论。
- 凤凰池:传说中凤凰栖息之地,象征高贵的生育之地。
- 静思:安静地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深受大众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家庭和子女的感慨。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无子之忧的思考,以及对于自身成就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无子之忧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家庭的感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竹”、“凤凰池”等,体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同时,诗中对比了拥有和缺失之间的感受,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情感上,诗人既有喜悦也有忧虑,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最后两句,带有祝愿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忧到老都无子”:诗人感叹自己可能会孤独终老。
- “何况新生又是儿”:对于新生的儿子,诗人忧虑更多。
- “阴德自然宜有庆”:相信行善积德的人终会有好的回报。
- “皇天可得道无知”:上天的安排常常不被世人所知。
- “一园水竹今为主”:现在的生活环境与过去的成就对比。
- “百卷文章更付谁”:诗人忧虑自己的文学成就无人继承。
- “莫虑鹓雏无浴处”:不必担心年轻的后代没有成长的环境。
- “即应重入凤凰池”:应当回归更为理想的环境。
- “五十八翁方有后”:五十八岁才有了儿子。
- “静思堪喜亦堪嗟”:静下心来,既喜又悲。
- “一珠甚小还惭蚌”:即使有一个孩子,也不必与众多比较。
- “八子虽多不羡鸦”:孩子多也不代表幸福。
- “秋月晚生丹桂实”:秋天的桂子晚熟,象征着成就。
- “春风新长紫兰芽”:春天新长的紫兰,象征着新的希望。
- “持杯祝愿无他语”:举杯祝愿,愿望简单。
- “慎勿顽愚似汝爷”:告诫后代不要像自己曾经那样愚笨。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秋月晚生丹桂实”),对仗(如“喜亦堪嗟”),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对家庭责任的探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往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竹:象征清雅与宁静的生活。
- 凤凰池:象征理想的成长环境和希望。
- 珍珠:象征珍贵的孩子,虽少却值得珍惜。
- 丹桂、紫兰:象征着生命的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家庭观念? a) 孤独终老
b) 子女多多益善
c) 对家庭的无所谓 -
诗中“鹓雏无浴处”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后代的担忧
b) 对环境的惋惜
c) 对未来的希望 -
诗的最后一句“慎勿顽愚似汝爷”是对谁的告诫? a) 自己
b) 孩子
c) 朋友
答案:
- a) 孤独终老
- a) 对后代的担忧
- b) 孩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思考,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侧重社会的责任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及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