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诗三句》

时间: 2025-01-10 22:02:15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白话文翻译:

青山在南边,白石在北边,这里山势嵯峨,但却没有人来识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山:青色的山,通常指山的颜色和环境。
  • 白石:白色的石头,指山体或地面的石头。
  • 嵯峨: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不识:不认识,指没有人了解或知晓。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具体的典故,但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象,表达了孤独和对他人认知的渴望,这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兼具理性与感性,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风波、流放生活之时。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邃,字数虽少,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开篇以“青山南,白石北”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气氛。这里的青山与白石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反映。青山象征着坚韧与永恒,白石则代表着纯洁与真实。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此地嵯峨人不识”则转向一种孤独的情感,即便如此美丽的地方,却没有人来欣赏和理解。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诗人似乎在呼唤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索。无论是青山白石的自然景观,还是人们的无知与忽视,都在苏轼的笔下交织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南:描绘出自然的方向感,设定了背景。
  • 白石北:进一步丰富了地理信息,形成了对比。
  • 此地嵯峨:强调这里的壮丽与险峻,提升了景色的层次感。
  • 人不识:引入人对自然的无知,形成情感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的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与白石的意象运用,象征着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及对无知的无奈。它鼓励人们去关注身边的美,也隐含着对人性冷漠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坚韧、持久的自然力量。
  • 白石:象征纯洁、真实的质朴。
  • 嵯峨:强调自然的壮丽与险峻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位于哪个方向?

    • A. 北
    • B. 南
    • C. 西
    • D. 东
  2. “此地嵯峨人不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诗歌与王维的诗相比,苏轼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通过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理。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