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云禅院僧》

时间: 2025-01-10 23:19:58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僧人在禅院中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已经许久没有剃头,白发渐长,显得有些颓废。村里的信众为他设立了住处,但他和同学们却只得乞求修缮房屋。尽管他在修行上感到力不从心,却又忧虑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应对生病的困境。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上山,自己动手缝制衣服。

注释:

  • 剃头:指剃去头发,意味着出家为僧,通常是剃发的仪式。
  • 合村:指村庄的信众,合在一起为僧人提供帮助。
  • 同学:指与他一起修行的同道。
  • 觉少持经力:指修行的觉悟和持经的能力不足。
  • 忧无养病粮:担心没有粮食来维持生病时的生活。
  • 自解衲衣裳:自己动手缝制僧衣,表示自给自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0年左右,卒于公元810年。他以写风景、咏物、抒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建晚年,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僧人生活的困境和精神追求。在唐代,出家人常常面临物质匮乏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僧人面临的生活困境与内心挣扎。诗的开头“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勾勒出一位因修行而日渐衰老的僧人形象,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感觉。这种外在的变化折射出他内心的焦虑与困惑。他在修行上感到力不从心,似乎失去了过去那种清明与坚定。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村民对他的关心与帮助,但这种帮助却显得苍白无力。透过“同学乞修房”,可以看出他与同伴们共同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孤独。最后两句“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则展现了他尽管身处困境,却仍然保持自给自足的精神,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深切地反映了僧人在追求内心平静与外部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其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诗人以不剃头表示出家的时间已久,白发的增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艰辛。

  2.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村民的热情接待与修缮请求反映出他在社会中的依赖与无奈。

  3.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诗人在修行上感到乏力,与此同时,生活的艰辛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4.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自给自足的精神象征着他对生活的坚韧与不放弃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发象征着时间和修行的艰辛,衲衣则象征着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自我约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面对现实生活的困扰与无奈,展现了僧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疲惫,反映出修行者的苦闷与无奈。
  • 寺院:代表精神寄托与信仰的場所,体现出僧人的修行生活。
  • 衲衣:象征僧人的身份与生活的简朴,表现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建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所提到的“同学”指的是?
    A. 朋友
    B. 修行的同道
    C. 村民

  3. 诗人所担忧的主要问题是?
    A. 无法修行
    B. 没有住处
    C. 没有养病粮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建《题法云禅院僧》 vs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建的诗表现出僧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挣扎,而白居易的诗则更多地呈现出对离别的伤感。两首诗在情感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