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山人》

时间: 2025-01-27 03:28:47

壮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颖有道,一豪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屡,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训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周山人》
作者: 陈深 〔宋代〕

壮头曾不置黄金,
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颖有道,
一豪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屡,
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训青囊看山水,
行歌行入白云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年轻时我并不追求金钱和财富,
穿着粗布衣服,习惯了艰难生活。
如今我已七十岁,依然健康强壮,
心中有道理,对荣华富贵毫不在意。
草根的露水常常沾湿我的衣服,
柏树的烟雾让我的被褥感到温暖。
时常在青囊中学习,欣赏山水的美景,
在白云深处,随歌而行,心中无忧。

注释:

  • 壮头:年轻人,意指年轻时的我。
  • 黄金:象征财富,强调不追求物质。
  • 野褐纶巾:指粗布衣服和简单的头巾,表现生活简朴。
  • 七十康强:七十岁依然健康强壮。
  • 豪荣辱:荣华与耻辱,强调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草根露冷:草根上的露水,描绘自然生活的清苦。
  • 柏子烟清:柏树的烟雾,象征生活的温暖与安宁。
  • 青囊:指道教的经典书籍,表示对文化的学习。
  • 行歌行入白云深:随意吟唱,心情自由,象征生命的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家境贫寒,常以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朴实无华,注重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年迈时写给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荣华富贵,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歌鉴赏:

《赠周山人》是陈深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中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诗人以“壮头曾不置黄金”开篇,直接表明自己年轻时并未追求金钱,而是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为后面的哲理思考奠定了基础。

接着,诗人提到“七十康强颖有道”,表明自己虽然年纪已大,却依然健康,心中有道,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荣辱的淡然态度,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同。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如“草根露冷沾芒屡”、“柏子烟清暖布衾”,不仅展现了自然生活的真实感受,更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诗人在青囊中学习、欣赏山水的场景,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文化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洒脱的风格,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感悟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境,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头曾不置黄金:年轻时不追求物质财富。
  2. 野褐纶巾善陆沉:穿着朴素,习惯艰苦生活。
  3. 七十康强颖有道:即便七十岁,依然健康,心中有理想。
  4. 一豪荣辱不惊心:对名利得失不在意,内心平静。
  5. 草根露冷沾芒屡:生活简朴,草根上的露水时常沾湿衣服。
  6. 柏子烟清暖布衾:柏树的烟雾带来温暖,象征家庭的安宁。
  7. 时训青囊看山水:学习经典,欣赏大自然的美。
  8. 行歌行入白云深:随意吟唱,心中无忧,向自由的生活迈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豪荣辱不惊心”,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草根、柏树)来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结合,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传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超然看法,强调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意象分析:

  • 草根:象征着朴实与艰苦,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 柏树烟:寓意温暖和安宁,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舒适。
  • 青囊:代表文化与道理,强调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黄金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
    B. 不在意
    C. 必要
    D. 欣赏

  2. 诗中提到的“青囊”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药包
    C. 食物
    D. 旅行袋

  3. 诗人七十岁时的状态是?
    A. 疲惫
    B. 健康强壮
    C. 富有
    D. 忧郁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赠周山人》中的自然意象相比,都是表现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古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