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时间: 2024-09-19 21:2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能以一切声闻佛,
能以法忍出世法。
宴坐分身应十方,
不取涅盘自饶益。
伏住泥沙观止水,
中有菩萨清凉月。
无明风起作浪波,
方会如来同觉海。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一个佛教思想:能够倾听一切佛法的声音,能够以耐心和智慧超越世俗的法则。诗中描绘了一位菩萨在宁静的水面上观照,水中映照出清凉的月光。无明的风起,形成波浪,但最终能与如来的觉悟相会。
注释
- 声闻佛:指能够听到佛法的信徒。
- 法忍:指对法的忍耐与理解,即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
- 涅盘:佛教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菩萨:指发愿度众生的觉悟者。
- 无明:指无知、迷惑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深受苏轼的影响。他以诗词、书法和文人画而闻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表现出对佛教和道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是黄庭坚在接触佛教思想后所作,体现了他对佛教的理解和感悟。创作时期正值北宋,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黄庭坚的诗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他对人生、佛教及宇宙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菩萨与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宁静的心境。开篇提到的“声闻佛”和“法忍”,让人感受到佛教教义的博大精深,强调了听闻和理解的重要性。随后,诗人用“宴坐分身”描绘了菩萨的自在,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通过“伏住泥沙观止水”的意象,诗中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清净的追求。最后“无明风起作浪波”,则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俗纷扰的写照,而“方会如来同觉海”则展现了最终的觉悟与合一。
整首诗通过静与动的对比,表现了内心的澄明与外界的纷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反思如何超越世俗,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觉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能以一切声闻佛:强调能倾听佛法的信众。
- 能以法忍出世法:通过对佛法的理解与忍耐,超越世俗的限制。
- 宴坐分身应十方:菩萨自在地坐着,心灵游走于十方世界。
- 不取涅盘自饶益:不追求个人的解脱,而是为众生带来利益。
- 伏住泥沙观止水:静心观察,探讨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 中有菩萨清凉月:菩萨的智慧如同清凉的月光,透过水面照亮一切。
- 无明风起作浪波:无知的风起,形成动荡的波浪,象征人生的烦恼。
- 方会如来同觉海:最终能与如来的觉悟相会,达到心灵的合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凉月”比喻菩萨的智慧。
- 对仗:如“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通过理解佛法来超越世俗的烦扰,最终达到与如来的觉悟相合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萨:象征智慧与慈悲。
- 清凉月:象征宁静与光明。
- 无明风:象征无知与烦恼。
- 觉海:象征广阔的觉悟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法忍”指的是什么? A. 对法的理解与忍耐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尊重 -
填空题:诗中“宴坐分身应十方”意指菩萨的__。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是动荡不安的。(对/错)
答案
- A
- 自在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终南山》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与王维的作品,前者更多地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