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
时间: 2025-01-10 22:43: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春
作者: 韩偓 〔唐代〕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作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享受高卧的闲适,但由于身体多病而无缘远游。春天的最后一夜,雨声淅淅,三月已经结束,万千人事又在清晨时分悄然开始。年纪虽轻,却已经感到老去,清明节刚过,却似乎已经进入秋天。看来西园的春花已经凋落,满溪的红花瓣随水流向东去。
注释
- 愿言未偶: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
- 高卧:指舒适悠闲的生活。
- 多病无憀:身体多病而不感到遗憾。
- 一夜雨声:指夜间的雨声,暗示时光流逝。
- 万般人事:形容人生琐事纷繁复杂。
- 年逾弱冠:已过弱冠之年(20岁),感到衰老。
- 节过清明:清明节已过,春天的气息逐渐消失。
- 西园花已落:春花已经凋谢。
- 满溪红片向东流:溪水中流动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逝去。
典故解析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的年龄,古时男子在二十岁时就被视为成年。清明节是春季的重要节气,象征春天的结束和万物复苏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字宗悫,号白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人生,尤其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时光流转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结合自身的多病之体,产生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惜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无常。全诗结构严谨,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后四句则表现了对春天的惜别。首句“愿言未偶非高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多病无憀选胜游”则显示出他因身体原因而无法实现的遗憾。雨声、三月、五更头等意象构成了时间流逝的背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用花落与溪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令人深感惆怅。整首诗以春天为引子,反映了人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含义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愿言未偶非高卧: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多病无憀选胜游:因身体原因未能享受美好生活。
- 一夜雨声三月尽:以雨声暗示春季即将结束。
- 万般人事五更头:人生的纷繁琐事在清晨开始。
- 年逾弱冠即为老:感慨年轻岁月的流逝。
- 节过清明却似秋:春天已过,感受到秋的凉意。
- 应是西园花已落:暗示春花凋零,春天结束。
- 满溪红片向东流:花瓣随水流逝,象征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雨声与春末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花瓣随水流的意象更是充满了感伤。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逝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也暗示着无常。
- 雨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花:春天的象征,表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溪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希望能和谁一起享受生活?
- A. 与朋友
- B. 与爱人
- C. 与志同道合的人
- D. 与家人
-
诗中提到的“弱冠”指的是几岁?
- A. 18岁
- B. 20岁
- C. 22岁
- D. 25岁
-
“满溪红片向东流”中的“红片”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鱼
- B. 红色的花瓣
- C. 红色的树叶
- D. 红色的果实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韩偓的《惜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而韩偓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的流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韩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