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崇德里居作》

时间: 2025-01-11 12:59:52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

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

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
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
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白话文翻译:

我清扫你的园林,带给我清凉的衣襟。
高飞的鸟儿在傍晚的云路上翱翔,孤独的蝉鸣在深深的杨柳间回荡。
微风轻拂,像汉宫的漏网,月光遥远,照耀着秦城的砧板。
如今的光景如此,我却徒然怀有经济的心思。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清扫,这里指的是打理园林。
  2. :滋润,这里指带来清凉的感觉。
  3. :衣襟,象征着内心的清凉与恬淡。
  4. 高鸟:高飞的鸟,象征自由。
  5. 云路:云彩的道路,指天空。
  6. 孤蝉:孤独的蝉,象征孤独和清凉。
  7. 杨柳:杨树和柳树,常象征柔美与哀愁。
  8. 汉宫:汉代的宫殿,常指汉代文化。
  9. :漏网,指时间的流逝。
  10. :砧板,古代用于切割食物的工具,这里与月光相照应,寓意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 汉宫漏:出自《长恨歌》,意指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
  • 秦城:指秦朝的都城,象征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寄居在崇德里时,交友颇广,常感受到友人园林的清幽与自然的宁静,借以表达内心的闲适与对世事的淡泊。

诗歌鉴赏:

《寄崇德里居作》通过描绘自然与园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诗的开头通过“扫君园林地”引入,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接着用“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意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感怀结合在一起,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感慨。最后一句“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则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虽然身处美好的自然中,但内心却仍然惦念着世俗的经济与名利,显得无奈而无助。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既描绘了宁静的外界,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扫君园林地:表示对友人的园林进行清扫,展现出一种亲密的关系与对自然的热爱。
  2. 泽我清凉襟:清扫后的清凉感浸润了自己的内心,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清新。
  3. 高鸟云路晚:描绘傍晚高飞的鸟儿,展现出一种自由与宁静的氛围。
  4. 孤蝉杨柳深:孤独的蝉鸣在深深的杨柳间回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5. 风微汉宫漏:微风轻拂,像汉宫的漏网,暗示时间的流逝。
  6. 月迥秦城砧:月光照耀下的秦城,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无情。
  7. 光景坐如此:描绘此时的光景,既美好又令人深思。
  8. 徒怀经济心: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仍然牵挂着经济,表达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微汉宫漏”比喻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意象交融:自然与历史的意象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园林:象征自然与和谐,反映诗人的生活环境。
  2. 高鸟:象征自由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孤蝉:象征孤独,表现出人内心的寂寞。
  4. 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5. 光景:象征当前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扫君园林地”中的“扫”指的是什么?
    A) 清扫
    B) 打扫
    C) 修剪
    D) 整理

  2. “高鸟云路晚”中的“高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财富
    D) 权力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世俗的无奈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清扫
  2. A) 自由
  3. B) 对世俗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山水的向往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者均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但马戴更强调内心的矛盾与经济的思索,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