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口广慈院》

时间: 2025-01-11 11:20:21

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

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

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

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马重来溪口寺,惟将属吏与门僧。
盘云野径行千里,送目危台上百层。
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
寻常地远无因到,空愧躬良二老朋。

白话文翻译

五匹马又一次来到溪口寺,只是将信件交给寺里的官吏和门僧。
沿着盘旋的山路走了千里,目送那高耸的台子直上百层。
山岩和苍松的影子在寒冷中依旧带着雪,溪水流淌的声音仍然涩涩的,冰尚未融化。
平常的路途遥远,无法到达,心中只感到愧疚,感慨对两位老朋友的歉意。

注释

  • 五马:指的是骑马的人,这里可能指代诗人随行的伙伴或侍从。
  • 属吏:指负责管理寺庙事务的官吏。
  • 盘云野径:形容山路曲折如盘云般蜿蜒,显示出路途的艰辛。
  • 危台:高台,指高耸的建筑物。
  • 岩桧影寒:岩石和苍松的影子在寒冷的环境中,带有一种孤寂的气氛。
  • 声涩未销冰:溪水流淌的声音仍然涩涩的,说明冰还没有完全融化。
  • 躬良二老朋:提到的“二老朋”可能是指诗人心中怀念的两位老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显忠,宋代著名僧人和诗人,以其清新简练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溪口寺时,表达了他对寺庙的回忆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远行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寒冷与孤寂,同时也对无法与老友相聚感到愧疚和遗憾。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溪口寺为背景,通过五匹马的到来引入,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寺庙的依恋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更渗透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的“重来”二字,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现状的感叹。通过“盘云野径”描绘出蜿蜒的山路,给人一种艰难跋涉的感觉,表现了诗人行走的孤独与辛苦。

接下来的“岩桧影寒犹带雪”则是对自然状态的描绘,冷峻的寒影和未融化的冰雪,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最后的“空愧躬良二老朋”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歉意,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于友情的渴望,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马重来溪口寺:诗人再次来到溪口寺,暗示了对寺庙的思念。
  2. 惟将属吏与门僧:表明诗人此行的目的,仅仅是将信件交给寺中官吏和僧人。
  3. 盘云野径行千里:形容山路曲折,行程漫长,体现了行走的艰辛。
  4. 送目危台上百层:描绘高耸的台子,目送远方,表现出渴望与期待。
  5. 岩桧影寒犹带雪:自然景色的描写,寒冷的影子让人感受到孤寂。
  6. 溪流声涩未销冰:溪水流淌声涩,暗示冰冻尚未融化,表现出冬季的寒冷。
  7. 寻常地远无因到:即使是平常的路途,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
  8. 空愧躬良二老朋:对老朋友的惦念与愧疚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盘云野径”比喻复杂的山路,生动形象。
  • 对仗:如“岩桧影寒犹带雪,溪流声涩未销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溪流声音“涩”,赋予了流水以人类的情感,使意境更加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他在行走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对溪口寺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思考与珍惜,反映了人对于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口寺:象征着静谧与内心的寄托。
  • 寒影:代表孤独与内心的寒冷。
  • 雪、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五马”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马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随行的伙伴或侍从
  2. “岩桧影寒犹带雪”中的“影寒”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寂寞
    • C. 开心
  3. 诗人对“二老朋”的愧疚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歉意
    • C. 无所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鹿柴》释显忠《过溪口广慈院》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色,王维的诗中更强调了山水的和谐美,而释显忠则侧重于自然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两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不同解读与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