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1-24 18:15:17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

立马看风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仲殊 〔宋代〕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
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
桑条何似玉纤柔。
立马看风流。


白话文翻译:

成都的景色真好,蚕市上人们欢快地游玩。
夜晚,笙歌声在紫色的小路上回荡,春天的灯火映亮了红色的楼阁。
车马穿行如潮水般涌向瀛洲。
等到人们散去后,茧馆里传来喜悦的绸缪声。
柳叶细得如烟,桑条柔软得像玉般纤细。
我立马而观,尽情欣赏这风流的情景。


注释:

字词注释:

  1. 成都好:指成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优美。
  2. 蚕市:指与蚕丝相关的市场,象征着繁荣。
  3. 紫陌:指紫色的小路,具有浪漫的色彩。
  4. 红楼:指春天灯火辉煌的楼阁,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5. 车马溢瀛洲:比喻车马如潮,流动不息,瀛洲在古代常用来指代理想的美好之地。
  6. 茧馆:指养蚕的地方,寓意生机与希望。
  7. 绸缪:指用丝绸缠绕,象征着幸福与新生活的开始。
  8. 烟黛细:形容柳叶细嫩如烟,色泽深邃。
  9. 玉纤柔:用玉来比喻桑条的柔美,突出自然的细腻。
  10. 立马看风流:指诗人骑马驻足欣赏眼前的美景,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瀛洲”在古代常指理想的境地,具有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流畅。他的诗歌往往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象,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望江南》写于仲殊生活的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成都的美丽景致,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繁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描写春日游玩盛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赞美。首句“成都好,蚕市趁遨游”点明了地点,既描绘了成都的美丽,也暗示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蚕市的提及,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富庶,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美好。

接下来的描写,夜晚的笙歌与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浪漫的氛围。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庆典。车马如潮,流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活力与奔放。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描绘了一幅热闹过后,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表现出对劳动成果的喜悦与期待。接着,细致的自然描写,柳叶如烟,桑条如玉,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与柔美。最后一句“立马看风流”,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真实写照。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引入诗中场景,表现出成都的美好与繁荣。
  2.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描绘夜晚的热闹和春天的美丽,传达欢快的气息。
  3. 车马溢瀛洲。:比喻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4.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描绘热闹后的宁静,表现出生活的喜悦。
  5.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春天的柔美。
  6. 立马看风流。: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叶比作烟,桑条比作玉,增强了诗的美感与意象。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较为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夸张:如“车马溢瀛洲”,表现出热闹的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成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繁荣景象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成都: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2. 蚕市:代表经济繁荣与生活富足。
  3. 笙歌:象征着欢快与热闹。
  4. 灯火:代表温暖与生机。
  5. 柳叶与桑条: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蚕市”主要代表什么?

    • A. 农田
    • B. 繁荣的市场
    • C. 静谧的乡村
  2. “夜放笙歌喧紫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 A. 寂静的夜晚
    • B. 热闹的庆典
    • C. 清晨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仲殊的《望江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观与社会繁华,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
  3. 《仲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