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时间: 2025-01-11 10:4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崔度还吴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
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
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
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
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
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
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
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幽燕的沙雪覆盖的土地上,万里之遥尽是黄云。早晨,秋雁归来,成群地南飞。其间,有一只孤独的小凤雏,哀鸣声传到九天之上。我对这只鸟十分看重,身披五彩的羽毛。为何要与凡鸟为伍,雏鹜轻贱于君呢?我举手捧着你的足,心中如火焚烧。轻拂它的羽毛,泪水满面,送你去吴江的水边。影子忽然不见,踌躇中日头将要沉下。
注释
- 幽燕: 指的是今河北、北京一带,古代燕国的地域。
- 沙雪地: 指沙地上覆盖着积雪,描绘寒冷的景象。
- 孤凤雏: 孤独的小凤鸟,象征着珍贵而孤独的友谊。
- 彩章: 五彩斑斓的羽毛,象征着荣华和美好。
- 吴江: 泛指长江流域,象征着归乡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及其诗歌中的豪情壮志、自然美景而闻名,常被誉为“诗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与崔度的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这位故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前途的祝福。崔度归吴,意味着他将离开京城,奔赴另一个生活阶段,李白借鸟喻友,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送崔度还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诗中以“幽燕沙雪地”开篇,勾勒出北国的凄凉景象,随后以“万里尽黄云”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秋雁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与思念,同时暗示着崔度的归途。
诗中出现的“孤凤雏”是对崔度的美好期许,象征着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而“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则表露了李白对这位朋友的关心和牵挂,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以“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结束,展现出离别时的萧瑟和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唏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燕沙雪地: 描绘北方的寒冷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 万里尽黄云: 表达了远方的遥远与孤寂。
- 朝吹归秋雁: 秋雁归来,象征着归乡与希望。
- 南飞日几群: 描绘了秋雁成群南飞的景象,暗示着友人将要离去。
- 中有孤凤雏: 虽有群雁,但其中却有孤独的凤雏,突出其独特和珍贵。
- 哀鸣九天闻: 表达其悲伤情感的远播。
- 我乃重此鸟: 表达对凤雏的重视。
- 彩章五色分: 凤雏的美丽与独特。
- 胡为杂凡禽: 对于与凡鸟为伍的困惑与不满。
- 雏鹜轻贱君: 表达了对平庸之物的轻视。
- 举手捧尔足: 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珍惜与关心。
- 疾心若火焚: 形容心情的焦灼与不安。
- 拂羽泪满面: 送别时的悲伤情感。
- 送之吴江濆: 表达对友人前途的祝福。
- 去影忽不见: 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奈。
- 踌躇日将曛: 离别时光的流逝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 “孤凤雏”比喻珍贵的友情。
- 拟人: “哀鸣九天闻”赋予了鸟儿悲伤的情感。
- 对仗: 如“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李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崔度的美好祝愿和对彼此情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幽燕: 象征着遥远与孤寂。
- 秋雁: 归乡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思念。
- 孤凤雏: 珍贵而孤独的友谊。
- 吴江: 归乡的方向,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孤凤雏”象征什么? A. 朋友的孤独
B. 美好的友谊
C. 离别的痛苦
D. 自然的美丽 -
填空题: 诗中“去影忽不见,__日将曛。”
-
判断题: 诗中描绘的景象都是温暖和美好的。(是/否)
答案
- B
- 踌躇
- 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崔度还吴》与王维的《送友人》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奔放,而王维则更显细腻、温婉。李白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