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友人弃官归山居
作者: 雍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不爱人间紫与绯,却思松下著山衣。
春郊雨尽多新草,一路青青蹋雨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弃官归隐的祝福与向往。诗中提到,友人不再喜欢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愿意在松树下穿上简朴的山居衣服。春天的郊外雨水刚刚停,新的青草遍地,一路上绿意盎然,友人踏着雨水归来。
注释:
- 紫与绯:紫色和绯色,指的是华丽的颜色,象征着官场的繁华与奢侈。
- 松下:松树下,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山衣:山中衣服,指的是简朴的衣着,体现了归隐生活的清淡。
- 春郊:春天的郊外,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蹋雨归:踏着雨水归来,表达了归隐之路的清新与畅意。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弃官归山居”这一主题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常见,反映了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极具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弃官归隐,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向友人表达了对其选择的理解与祝福。
诗歌鉴赏:
《送友人弃官归山居》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友人选择归隐生活的决心与诗人对这一选择的赞同。诗中前两句以“紫与绯”对比“松下著山衣”,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刻地揭示了世俗与自然的矛盾。友人不再追求华丽的生活,而是渴望回归自然,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许多文人对官场的腐败与虚假感到失望,选择逃避现实,寻求内心的平静。
后两句“春郊雨尽多新草,一路青青蹋雨归”则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归隐之路的清新与美好。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归隐后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表现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时代背景,具有深刻的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爱人间紫与绯”: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选择自然的宁静。
- “却思松下著山衣”: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穿上简朴的衣服。
- “春郊雨尽多新草”: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雨后的草地焕然一新。
- “一路青青蹋雨归”:传达了归隐之路的愉悦与生机,表达了诗人的祝福。
-
修辞手法:
- 对比: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选择的意义。
- 意象:松树、春郊与雨草构成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紫与绯:象征繁华与世俗的奢华,代表了官场的虚荣。
- 松下:象征自然的清净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 春郊:春天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 新草: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与绯”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世俗的繁华
- C. 人生的苦难
答案: B
-
诗人对友人弃官归隐的态度是?
- A. 反对
- B. 不关心
- C. 支持
答案: C
-
“一路青青蹋雨归”中的“青青”指的是什么?
- A. 颜色
- B. 新草
- C. 心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描绘了山水的清幽与自然的美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归隐的追求。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通过友人相聚的情景,反映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珍视,展现了不同角度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