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谁结香灯社,金门贵近臣。
白话文翻译:
南宗佛法已经传承完毕,汉殿赐予了新的僧衣。归途中峨眉山上覆盖着雪,旧时的房间里满是京洛的尘埃。讲经的讲席上飘落着天花,海上的月光照耀着吟咏的身影。谁能结成香灯社,金门中的贵近臣。
注释:
- 南宗:指佛教禅宗的南宗,以慧能为代表。
- 汉殿赐衣:指皇帝赐予僧人的衣物。
- 峨眉雪:峨眉山上的雪,象征着高洁。
- 京洛尘:京城洛阳的尘埃,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尘埃。
- 天花:佛教中指天上的花,此处指讲经时天花乱坠的景象。
- 海月:海上的月亮,象征着清寂与高远。
- 香灯社:指佛教徒结社修行的地方。
- 金门:指皇宫的门,此处代指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文慧,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杨亿为文慧大师归蜀而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教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佛教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都有佛教信仰。杨亿此诗是为了表达对文慧大师的敬仰,以及对大师归蜀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文慧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教的向往。首联“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点明了大师的身份和归来的荣耀。颔联“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通过对峨眉雪和京洛尘的对比,展现了大师归来的高洁与世俗的尘埃。颈联“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以天花和海月为意象,描绘了大师讲经的庄严和吟咏的高远。尾联“谁结香灯社,金门贵近臣”,表达了对大师结社修行的期待和对朝廷贵近臣的羡慕。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南宗佛法已经传承完毕,汉殿赐予了新的僧衣。这里“南宗”指佛教禅宗的南宗,以慧能为代表。“汉殿赐衣”指皇帝赐予僧人的衣物,象征着荣耀和尊贵。
- 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归途中峨眉山上覆盖着雪,旧时的房间里满是京洛的尘埃。这里“峨眉雪”象征着高洁,“京洛尘”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尘埃。
- 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讲经的讲席上飘落着天花,海上的月光照耀着吟咏的身影。这里“天花”指天上的花,象征着讲经的庄严,“海月”象征着清寂与高远。
- 谁结香灯社,金门贵近臣:谁能结成香灯社,金门中的贵近臣。这里“香灯社”指佛教徒结社修行的地方,“金门”指皇宫的门,代指朝廷。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峨眉雪”与“京洛尘”的对比,展现了大师归来的高洁与世俗的尘埃。
- 象征:诗中使用“天花”和“海月”等象征性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文慧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教的向往。通过对大师归来的荣耀、高洁与世俗尘埃的对比,以及对讲经庄严和吟咏高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峨眉雪:象征着高洁和清净。
- 京洛尘: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尘埃。
- 天花:象征着讲经的庄严和神圣。
- 海月:象征着清寂与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宗传法了”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禅宗的南宗传承完毕 B. 南宗的法师传授佛法 C. 南宗的寺庙传授佛法 D. 南宗的信徒传授佛法
-
诗中“汉殿赐衣新”中的“汉殿”指的是什么? A. 汉代的宫殿 B. 汉代的寺庙 C. 宋代的宫殿 D. 宋代的寺庙
-
诗中“归路峨眉雪”中的“峨眉雪”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的繁华 B. 高洁和清净 C. 世俗的尘埃 D. 讲经的庄严
-
诗中“天花飘讲席”中的“天花”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的繁华 B. 高洁和清净 C. 讲经的庄严 D. 世俗的尘埃
答案:
- A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杜甫《望岳》: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亿《文慧大师归蜀》与王维《送别》: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但杨亿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
- 杨亿《文慧大师归蜀》与杜甫《望岳》: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但杨亿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和对大师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佛教与中国文学》:探讨了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诗歌、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