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戍渔阳再渡辽,
骍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
休傍阴山更射雕。
白话文翻译:
我再次渡过辽河,来到渔阳的戍楼,
手臂上搭着骏马弓,腰间悬着利剑。
匈奴似乎知道我的名姓,
所以不要在阴山附近再去射雕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戍:指的是边防的戍楼,通常设在边界。
- 渔阳:古地名,今北京附近,以渔阳戍为名。
- 骍弓:指的是马背上搭着的弓,骍马指色泽鲜艳的马。
- 匈奴:古代游牧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
- 阴山:一座山脉,古代是匈奴的栖息地。
- 射雕:比喻的用法,这里指的是在战斗中寻求机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匈奴”是指古代与汉朝对峙的北方民族,而“阴山”作为匈奴的重要地理标志,象征着边疆的危机与对抗的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仲素,唐代诗人,少有名声,主要以边塞诗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边疆的风光与士兵的生活,表现出对国土的热爱和战斗的勇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局势紧张,诗人通过描绘战士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敌人的警惕。
诗歌鉴赏:
《塞下曲五首 其一》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边疆战士的生活与心理。开头的“三戍渔阳再渡辽”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展现了战士在戍楼之间频繁行动的场景。接下来的“骍弓在臂剑横腰”则强调了战士的装备,体现出战争的紧迫与危险。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将个人的经历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敌人的警惕和对自己身份的清晰意识。整首诗在气势上很有张力,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有浓厚的历史感,令人感受到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士人的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戍渔阳再渡辽:描绘了作者在边防戍楼之间频繁来往的场景,传达出对边疆的熟悉与重视。
- 骍弓在臂剑横腰:显示出战士随时准备应战的紧张状态,弓与剑是战争的象征。
- 匈奴似若知名姓:体现了敌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增强了诗人面对敌人的紧迫感。
- 休傍阴山更射雕:表达了对敌人行动的警惕,暗示着不要轻易接近敌人,体现出一名战士的谨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骍弓在臂剑横腰”,构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射雕”来象征战斗中的机遇与风险,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与对敌人的警惕,表达了士兵在边疆守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戍楼:象征着国防与警戒。
- 骏马与武器:象征着勇气与战斗的准备。
- 匈奴:代表着外敌,象征着战争与冲突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渔阳”是指哪个地方?
A. 南方
B. 北京附近
C. 西北 -
在诗中,诗人使用了哪个武器作为象征?
A. 长矛
B. 弓与剑
C. 短刀 -
诗中提到的“阴山”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外敌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生活,但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感慨,而张仲素则侧重于战士的警觉与责任感。两首诗的主题虽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情感与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