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5-01-27 03:29:36

世事已无营,翛然物外形。

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

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

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
作者: 徐照 〔宋代〕

世事已无营,翛然物外形。
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
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
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已经不再在世事中奔波,心灵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在山中,吃着野菜和僧侣的饭,穿着轻便的道袍,过着宁静的生活。扫落的树叶,烧水煮茶,药瓶的标题铭刻着旧时的记忆。老朋友来访时,稚嫩的孩子会来迎接。


注释

  • 世事已无营:指世俗事务已经不再关心。
  • 翛然:悠然自得,形容心境的宁静。
  • 野蔬:指山中生长的野菜。
  • 僧饭洁:指和尚做的饭菜又干净又简单。
  • 山葛:一种植物,通常用于制作道袍。
  • 扫叶:清扫落叶。
  • 烧茶鼎:用鼎烧水泡茶。
  • 标题记药瓶:提到药瓶的标题,暗指过去的经历或记忆。
  • 敲门旧宾客:老朋友来访。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生平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山中,反映了他对喧嚣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向往自然、宁静的心态。诗作中描绘的景象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净、隐逸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徐照的《山中》展现了诗人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歌开篇即以“世事已无营”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忙的厌倦,接着以“翛然物外形”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是对外界纷扰的逃避,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描写日常生活时,诗人通过“野蔬僧饭洁”和“山葛道衣轻”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清新自然。这里的饮食与衣着简单而纯粹,正是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接下来的“扫叶烧茶鼎”则是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最后的两句“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不仅带来了人情味,也使得整首诗温暖而亲切。旧友的到访和孩子的迎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联系,尽管诗人选择了隐居生活,但他并未完全与世隔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已无营: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漠,表示已不再追求物质利益。
  2. 翛然物外形:心境超脱,形态自如,显示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3. 野蔬僧饭洁:强调自然与简朴,传达出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
  4. 山葛道衣轻:道袍的轻便象征着无负担的生活,更加突显隐逸的氛围。
  5. 扫叶烧茶鼎: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6. 标题记药瓶:药瓶中的回忆,暗示着人生的经历与哲思。
  7. 敲门旧宾客:朋友的来访带来人情的温暖。
  8. 稚子会相迎:孩子的迎接,象征着纯真与温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扫叶烧茶鼎”与“标题记药瓶”,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通过“野蔬”、“山葛”等意象传达自然清新之美。
  • 比喻:隐喻人生的经历与回忆,通过药瓶的标题来体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际之间的温暖。


意象分析

  • 野蔬:象征自然的纯净,代表朴素的生活方式。
  • 僧饭:传递出宗教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
  • 道衣:道家文化的象征,体现了隐逸精神。
  • 药瓶:象征着人生的经历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事已无营”的意思是: A. 诗人忙于世俗事物
    B. 诗人对世事不再关心
    C. 诗人追求世俗利益
    D. 诗人生活富裕

  2. “扫叶烧茶鼎”这一句主要表达: A. 生活繁忙
    B. 生活的闲适
    C. 生活的奢华
    D. 生活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的是: A. 年长的朋友
    B. 年幼的孩子
    C. 诗人的学生
    D. 诗人的宠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徐照《山中》王维《山居秋暝》都有隐逸的主题,但徐照偏重于平淡的生活细节,而王维则更加强调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表达隐逸生活时,风格和侧重点的不同。徐照关注日常生活的平凡与宁静,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诗意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隐逸文化研究》
  • 《王维与徐照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