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时四骑》

时间: 2025-01-26 04:15:57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伯时四骑
作者: 陈克 〔宋代〕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战争的感慨与思考。诗人以“弱毫寸纸”来形容战争的微小与脆弱,仿佛这场冲突只是在一张纸上进行;而“如见天闲八尺龙”则表达了一种壮丽与神秘的视觉感受,似乎在天空中游动的龙代表着战争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接下来的两句“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则是诗人对战局的深思,感叹在危机中缘何产生了这样的局面,军队的鼓声在西风中回响,增强了紧张的气氛。

注释:

  • 弱毫寸纸:指的是非常细小的笔触与纸张,象征着微不足道的事物。
  • 八尺龙:八尺为长度单位,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权力、威严与力量。
  • 时危:指的是危急的时刻,通常与战乱或重大危机相关。
  • 旗鼓:军队的标志与乐器,象征着战争的号角与气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字仲明,号惭愧,生于宋代,是一位以诗词闻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历史思考与人生哲理,风格独特,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伯时四骑》创作于动荡的时代,国家频繁战争,诗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间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伯时四骑》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考。诗人开篇即以“弱毫寸纸”揭示了战争的脆弱与易碎,似乎是在指责那些轻率而战争的决策者。而“如见天闲八尺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虽然战争带来的是灾难与破坏,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展现了人类勇气与斗志的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战争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危局的沉思。在战争的鼓噪声中,个体的命运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极,反而通过对战争的关注,激起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整首诗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蕴含着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弱毫寸纸有馀地:暗示战争的微小与脆弱,但又在这种微小中藏着巨大影响。
  2. 如见天闲八尺龙:将战争与自然之美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战斗中的美感与力量。
  3. 坐想时危真致此:反思战争的原因,强调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责任感。
  4. 两军旗鼓噪西风:描绘了战争的氛围,传达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比作“弱毫”,强调其脆弱。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龙与鼓声的对比,形成了奇妙的视觉与听觉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甚至在美与丑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对照,展现了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权力与力量。
  • 旗鼓:象征战争与冲突。
  • 西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弱毫寸纸”用来形容什么? A. 战争的微小
    B. 诗人的感受
    C. 自然的力量

  2. “如见天闲八尺龙”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威严与力量
    B. 平和
    C. 想象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反思战争? A. 直接批判
    B. 通过思考与比喻
    C. 叙述故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强调了对生命的豪情与对抗命运的勇气,而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关怀。两者与《伯时四骑》一样,皆以历史背景为基础,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