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丹谷园)》
时间: 2025-01-10 18:5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丹谷园)
作者: 张炎 〔宋代〕
万花深处隐,安一点世尘无。
步翠麓幽寻,白云自在,流水萦纡。
携歌缓游细赏,倩何人重写辋川图。
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
安居。歌引巾车。
童放鹤我知鱼。
看静里闲中,醒来醉后,乐意偏殊。
桃源带春去远,有园林如此更何如。
回首丹光满谷,恍然却是蓬壶。
白话文翻译:
在万花的深处隐匿着,世间的尘嚣似乎没有了一点。
我在翠绿的山麓中幽静地寻找,白云自由自在,流水蜿蜒曲折。
我携着歌声缓步游玩,细细品味,谁能重新描绘辋川图呢?
阳光迟迟洒下,香气在草木间弥漫,微风轻轻拂过,伴着琴声和书声。
安静地居住,吟唱引导着我的车子。
小孩放飞仙鹤,我知道鱼儿在水中嬉戏。
在宁静与闲适之中,醒来时醉后,心情总是不同。
桃源的春天遥远而去,像这样的园林还有何可比呢?
回首丹色的阳光洒满山谷,恍若置身于蓬莱仙境。
注释:
- 万花:指各色花朵。
- 世尘:世间的尘俗与烦恼。
- 翠麓:青翠的山麓。
- 辋川图:指王维的名画《辋川图》,描绘山水景色。
- 丹光:红色的光辉,指夕阳。
-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仲明,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擅长抒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丹谷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丹谷园)》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与人格的豁达。诗的开头便以“万花深处隐”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远离了世间的喧嚣。接着,诗人以“步翠麓幽寻”展现出其在山麓中徘徊的情景,白云与流水的描写则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携歌缓游细赏”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游玩的悠闲,也传达了对美的细致观察和欣赏。接下来的“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则描绘出一种和谐的自然音景,表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诗人回首“丹光满谷”,在此处感受到一种恍若仙境的体验,构建出一个理想的桃源世界,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淡然态度及对自然的热爱,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山水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花深处隐,安一点世尘无。”:描绘了一个花海深处的幽静之地,世间的喧嚣似乎消失了。
- “步翠麓幽寻,白云自在,流水萦纡。”:诗人漫步在青翠的山麓,享受白云的自由与流水的蜿蜒。
- “携歌缓游细赏,倩何人重写辋川图。”:携歌而行,细细品味周围的美景,感叹无人能再绘制出那幅美丽的辋川图。
- “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阳光洒落,花香四溢,微风轻拂,伴随着琴声与书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安居。歌引巾车。”:安静地生活,吟唱引导着我前行的车子。
- “童放鹤我知鱼。”:孩童放飞仙鹤,诗人则知道鱼儿在水中玩耍。
- “看静里闲中,醒来醉后,乐意偏殊。”:在静谧与闲适之间,醒来时的心情与醉后有所不同。
- “桃源带春去远,有园林如此更何如。”:桃源的春天远去,像这样的园林还有什么可比呢?
- “回首丹光满谷,恍然却是蓬壶。”:回头望去,夕阳的光辉洒满山谷,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恍然却是蓬壶”,将山谷比作仙境,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淡风声和琴书”,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童放鹤我知鱼”,将孩童与自然的关系生动展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自由的生活。
- 山:代表宁静与隐逸。
- 水:象征生命与柔和。
- 云:代表自由与飘逸。
- 琴书:象征文化与内心的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万花深处隐”中的“隐”是什么意思?
- A. 显露
- B. 隐藏
- C. 迷失
- D. 发现
-
诗中提到的“辋川图”是指什么?
- A. 一幅山水画
- B. 一首诗
- C. 一篇散文
- D. 一首歌
-
诗人通过“回首丹光满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享受
- C. 怀念
-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张炎的《木兰花慢(丹谷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绘自然美的佳作,但张炎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哲理的结合,二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