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白话文翻译:
急风吹动着缓慢的箭矢,力量微弱的手掌握着强大的弓。
想要射得高,却又翻下,箭矢西飞又东归。
箭射了十次,都是落地,两手却空空如也。
请问是谁在射箭,答案应该是宋公。
注释:
- 急风:指猛烈的风,象征外在环境的影响。
- 缓箭:慢慢飞出的箭,暗示射击者的技术不佳。
- 弱手:力量不足的手,表现出射箭者的无力。
- 强弓:象征着潜在的能力,然而被弱手所掌控,未能发挥其威力。
- 欲高翻复下:想要射得高,却又屡屡落下,表现出失落与挫败感。
- 应西还更东:箭矢的方向变化,暗示射箭者的失误与不确定性。
- 十回俱著地:十次射箭都落地,表现出技术的无能。
- 两手并擎空:两手空空,象征射箭者无所获。
- 宋公:暗指宋公瑾,可能是诗人对某位士人的调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询(550年-618年),字信本,号永叔,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其书法被后世誉为“八大行书”之一,风格严谨、沉稳。他在政治上曾担任过多职,致力于朝政改革。
创作背景:
《嘲萧瑀射》是欧阳询的作品,创作于唐代。此诗运用射箭的意象,反映了对于技艺与能力的探讨,尤其是对某些士人的调侃。诗中展现了射箭者的无能与挫败,可能与当时的士人风气、政治环境有关。
诗歌鉴赏:
《嘲萧瑀射》通过射箭这一具体的行为,表达了对一个人的技艺与能力的不满和讽刺。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比喻,急风吹箭、弱手驭弓等意象,让人们感受到即使是强大的器具(强弓),在无能力的掌握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威力。诗人设问“借问谁为此”,引导读者思考射箭者的身份,揭示出其可能是某位名士,暗含对其技艺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射箭的描绘,反映出人们对技艺与能力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只会空谈而无实际能力者的讥讽。诗的最后一句“乃应是宋公”,更是点明了这一调侃的对象,形成了全诗的高潮与趣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风吹缓箭:急风的力量影响了箭矢的飞行速度,暗示环境对能力的干扰。
- 弱手驭强弓:虽然拥有强大的弓,但掌握的却是力量不足的手,反映出技术的重要性。
- 欲高翻复下:想要射得高,但却总是落下,表现出失败的无奈。
- 应西还更东:箭矢的方向变化,暗示目标的不明确。
- 十回俱著地:十次射箭都是落地,显示出射箭者的无能。
- 两手并擎空:两手空空,意味着没有收获。
- 借问谁为此: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射箭者的身份。
- 乃应是宋公:揭示了调侃的对象,形成了全诗的点睛之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射箭比作人生的技艺与能力的展示。
- 拟人:箭矢的表现如同生物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射箭的描绘,探讨技艺与能力的关系,表现出对无能者的讥讽和对真正实力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风:象征外在环境的影响力。
- 弱手:代表能力不足的状态。
- 强弓:象征潜在的能力与资源。
- 箭矢:代表努力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急风”象征什么?
- A. 外在环境的影响
- B. 射箭的速度
- C. 技术的高低
-
“欲高翻复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成功的喜悦
- B. 失败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乃应是宋公”的含义是?
- A. 赞美
- B. 嘲讽
- C. 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行路难》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通过比较《嘲萧瑀射》和杜甫的《登高》,可以看到两首诗在描写环境和个人能力方面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达。杜甫关注的是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奈,而欧阳询则专注于技艺的掌握与个人的失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