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泾
作者:马麟 〔元代〕
鱼船商船喜通津,
挝鼓椎牛祀海神。
风色趁潮波浪急,
扁舟愁杀渡头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忙的港口场景:鱼船和商船在水道上畅通无阻,船员们高兴地敲打着鼓声,举行祭海神的仪式。然而,随着风浪的加剧,小船在渡口等待的人们却感到无比焦虑和愁苦。
注释
- 鱼船商船:指从事捕鱼和商业贸易的船只。
- 通津:通畅的水道,指船只顺利通过的意思。
- 挝鼓椎牛:挝鼓是敲打鼓,椎牛是指用木槌敲打牛,二者都是祭海神的仪式。
- 风色:指风的状态和颜色,通常用来形容天气变化。
- 趁潮:顺应潮水而动。
- 扁舟:小船,通常指载重较少的小型船只。
- 愁杀:极度愁苦,令人心痛。
典故解析
祭海神是古代渔民和商人常用的仪式,以求平安和丰收。诗中提到的“挝鼓椎牛”是对祭祀活动的具体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海洋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麟,元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江河湖海的景象,擅长通过自然景观传达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半泾》创作于元代,正值商贸繁荣和渔业发展时期。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当时水上交通的繁忙与渔民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半泾》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一方面是渔船和商船的通畅与欢喜,另一方面是因风浪而感到焦虑的渡头人。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诗中描绘的祭海神的场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畏惧。通过对“风色”和“潮”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展现出航行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全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港口景象,也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船商船喜通津:描绘渔船与商船在水道上顺利通过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欢愉的氛围。
- 挝鼓椎牛祀海神:通过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示出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 风色趁潮波浪急:描绘了天气变化,暗示出即将来临的风浪,增加了紧张感。
- 扁舟愁杀渡头人:小船在波浪中颠簸,导致渡口的人感到无比忧虑和愁苦。
修辞手法
- 对比:欢快的渔船与忧愁的渡头人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和潮赋予了情感,使其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水上交通的繁忙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必须面对的艰难与挑战。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这种关系中的无奈与努力。
意象分析
- 鱼船:象征着生计与希望。
- 商船:代表着经济繁荣与交流。
- 海神: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畏。
- 扁舟:暗示着脆弱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挝鼓椎牛”是指什么?
- A. 船只
- B. 祭祀活动
- C. 渔民的生活
-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表现了什么情绪?
- A. 欢快
- B. 忧愁
- C. 厌倦
-
诗中“风色趁潮波浪急”表达了什么?
- A. 船只的安稳
- B. 自然的变化与风险
- C. 渔民的欢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追寻。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比展示家庭与社会的困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