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时间: 2025-01-10 21:5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壬辰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吴泳 〔宋代〕
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 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 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 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询问诚恳而详尽,允许我们畅所欲言,以书籍为车轮,以道德为车轩。 通过观察万古,我们知道了成功的法则,分析各种疑问,揭示了根本的真理。 在樱花园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天上的诗句,燕子杯中新添了雨露的恩泽。 在夜晚,我们点燃藜杖,取出云中的文章阅读,那照亮乘车的骊珠依然明亮如初。
注释
- 清问谆谆许尽言:清问,指皇帝的询问。谆谆,诚恳而详尽。许尽言,允许畅所欲言。
- 以书为辙道为轩:辙,车轮的痕迹。轩,车轩。这里比喻以书籍为学习的基础,以道德为行动的指南。
- 鉴观万古知成法:鉴观,观察。成法,成功的法则。
- 条析群疑见大原:条析,分析。大原,根本的真理。
- 樱苑近颁天上句:樱苑,樱花园。天上句,指皇帝的诗句。
- 燕杯新带雨边恩:燕杯,燕子形状的酒杯。雨边恩,指新添的恩泽。
- 燃藜夜取云章读:燃藜,点燃藜杖。云章,云中的文章。
- 照乘骊珠炳若存:照乘,照亮乘车的骊珠。炳若存,明亮如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302),字泳之,号梅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参加皇帝举办的闻喜宴时所作,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代皇帝举办的闻喜宴上所作。闻喜宴是皇帝为了庆祝国家大事或个人喜事而举办的宴会,参与者多为文人学士。吴泳在宴会上受到皇帝的询问,感到荣幸,因此作此诗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首联以皇帝的询问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颔联通过观察万古和分析疑问,揭示了成功的法则和根本的真理。颈联以樱花园和燕子杯为背景,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皇帝的恩泽。尾联以夜晚读书为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光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学问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问谆谆许尽言:皇帝的询问诚恳而详尽,允许我们畅所欲言。
- 以书为辙道为轩:以书籍为学习的基础,以道德为行动的指南。
- 鉴观万古知成法:通过观察万古,我们知道了成功的法则。
- 条析群疑见大原:分析各种疑问,揭示了根本的真理。
- 樱苑近颁天上句:在樱花园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天上的诗句。
- 燕杯新带雨边恩:燕子杯中新添了雨露的恩泽。
- 燃藜夜取云章读:在夜晚,我们点燃藜杖,取出云中的文章阅读。
- 照乘骊珠炳若存:那照亮乘车的骊珠依然明亮如初。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书为辙道为轩,比喻以书籍为学习的基础,以道德为行动的指南。
- 对仗: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学问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问:皇帝的询问。
- 书:书籍,学习的基础。
- 道:道德,行动的指南。
- 樱苑:樱花园,宴会的背景。
- 燕杯:燕子形状的酒杯,宴会的用具。
- 燃藜:点燃藜杖,夜晚读书的场景。
- 照乘骊珠:照亮乘车的骊珠,光明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问”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询问 B. 清水的询问 C. 清风的询问 D. 清云的询问
-
“以书为辙道为轩”中的“辙”和“轩”分别比喻什么? A. 车轮和车轩 B. 书籍和道德 C. 道路和车辆 D. 学问和行动
-
诗中提到的“樱苑”和“燕杯”分别象征什么? A. 宴会的背景和用具 B. 花园和酒杯 C. 皇帝的恩泽和宴会的盛况 D. 学问和道德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学问的追求,与吴泳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吴泳的《壬辰恭和御制闻喜宴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但吴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宴会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吴泳的诗,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吴泳的诗歌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