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弟赴新昌
文天祥
十载从游久,诸公讲切精。
天渊分理欲,内外一知行。
立政须规范,修身是法程。
对床小疏隔,恋恋弟兄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十年来的相伴游历,朋友们的讨论都很认真而深入。天与地的道理分开,内外的事理都需要明白并实践。治理国家必须有规范,修身齐家是法则的根本。虽然床对床的距离略有隔阂,但我依旧恋恋不舍这份兄弟情谊。
注释
- 十载:十年。
- 从游:同行游玩。
- 诸公:指朋友或同伴。
- 讲切精:讨论深入而认真。
- 天渊:比喻道理的深奥与复杂。
- 立政:治理国家。
- 修身:修养自身。
- 法程:法则的程序或路径。
- 对床:形容两人床铺相对。
- 小疏隔:轻微的隔阂。
典故解析
“十载从游久”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而“立政须规范,修身是法程”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与责任感。这种对于个人修养与治国理政的思考在宋代的士人中颇为常见,体现了文天祥的家国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和文学家。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和丰富的文才著称,尤其以诗词闻名。文天祥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被俘后寓意深远的表达了他对弟弟的眷恋以及对理想的坚持。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壮情怀。
诗歌鉴赏
《别弟赴新昌》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通过对兄弟情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天祥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十载从游久”引入,说明了与弟弟共度的时光是多么珍贵,十年的陪伴不仅是游历,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感纽带。接着,诗人转向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强调规范与修身的重要性,这与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密切相关。最后,诗人以“对床小疏隔”总结,虽有距离,但兄弟间的情感依旧深厚,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依恋。
文天祥的诗中不仅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还有着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更具厚度和广度。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载从游久:回忆与兄弟共同游历的十年,时间的流逝引发思考。
- 诸公讲切精:朋友们的交流真切而深入,表明重视友谊。
- 天渊分理欲:形容道理的深奥与复杂,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 内外一知行:强调内心的理解和外在的行动相统一。
- 立政须规范:治理国家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和标准。
- 修身是法程:个人修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步骤。
- 对床小疏隔:虽然有些距离,但亲情依然存在。
- 恋恋弟兄情:表达对兄弟的深厚情感与不舍。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量。例如,“立政须规范,修身是法程”中对称的结构使得思想更加鲜明。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才华。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兄弟情感的表达与对治国理政的思考相结合,体现了文天祥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诗人通过这首诗向后人传达了珍视亲情与忠于理想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兄弟情:象征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与人际关系。
- 十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怀念。
- 规范、法程:象征着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兄弟情谊
B. 国家治理
C. 个人修养
D. 以上皆是 -
“对床小疏隔”中的“疏”字意思是?
A. 疏远
B. 隔阂
C. 稀少
D. 疏忽 -
文天祥以什么身份著称?
A. 商人
B. 抗元民族英雄
C. 画家
D. 科学家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文天祥的《别弟赴新昌》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责任感,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首诗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