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过琴高》
时间: 2025-01-11 14:1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过琴高
作者:周紫芝 〔宋代〕
夜雨喧旅枕,晓径深春泥。
奔流自山来,转眼忽渺瀰。
微生抱羁蹇,老病凌攲危。
青山岌当前,客意恍若遗。
空崖倚天立,怪石从云垂。
云间笙箫声,隐约天风吹。
斯人已仙去,孤踪邈何之。
钓石屹中流,谁来把纶丝。
一水绕山麓,浅碧涵涟漪。
长年抗尘容,照水羞华髭。
羡门不可遇,惜哉吾巳衰。
人生不学仙,万冢空累累。
于今岂未可,抚事聊歔欷。
白话文翻译
夜里的雨声打在旅人的枕边,清晨的小路被春泥深深覆盖。山间奔流而来的水,转眼间似乎又变得渺小。微弱的生命像是被羁绊的马,年老体弱,岌岌可危。面前的青山高耸,旅人的心情恍惚得就像被遗忘。空崖高耸入天,怪石从云端垂落。云间传来笙箫的声音,隐约中被天风吹拂。那位已逝去的朋友,孤独的身影又去向何方?钓石矗立在河流中,谁来握住钓竿?流水绕过山脚,浅碧的水面泛起涟漪。岁月如梭,人的容颜在尘世中抗争,却映照在水中显得羞愧。羡慕那扇门却无法遇见,唉,我已老了。人生不学习成仙,坟墓空空如也。如今是否还有可能,抚今追昔,聊表惆怅。
注释
- 羁蹇:羁绊,困扰;蹇指行动不便。
- 凌攲:形容身体不适,难以维持姿态。
- 岌岌:形容高耸不稳,或形势危急。
- 渺瀰:指微小而模糊的样子。
- 笙箫:指乐器,笙和箫的合奏声。
- 孤踪:孤独的身影。
- 纶丝:钓鱼用的丝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子群,号若水,南宋诗人,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紫芝晚年,反映了他在春雨过后,途经琴高一带时的感慨。诗人身处旅途,思考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的哲思。
诗歌鉴赏
《雨后过琴高》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周紫芝通过描绘雨后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逝去的哀思。诗的开头以“夜雨喧旅枕”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中透着喧闹的氛围,暗示着旅途的孤独和不安。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奔流自山来”的意象,展现出自然的流动与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微生抱羁蹇”的无奈,既有对自身老弱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局限的思考。
“青山岌当前,客意恍若遗”一句,暗示着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矛盾,青山高耸,仿佛在嘲讽人的渺小与脆弱。接下来的“云间笙箫声,隐约天风吹”描绘了一幅悠远的音乐画面,使人感受到仙境般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随着对友人的追忆,诗人感到孤独与失落,最后以“人生不学仙,万冢空累累”结束,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雨喧旅枕:夜晚的雨声打在旅人的枕边,表现出孤独的旅途。
- 晓径深春泥:清晨的小路被春泥覆盖,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与旅途的艰辛。
- 奔流自山来:山泉汩汩而来,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转眼忽渺瀰:转瞬间又显得微不足道,反映了时间的飞逝。
- 微生抱羁蹇:微弱的生命被羁绊,暗示着生存的艰难。
- 老病凌攲危:老弱病残,形势岌岌可危,表现出对老年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踪”比喻逝去的友人,赋予其更多情感。
- 拟人:如“青山岌岌”,青山仿佛在嘲讽人类的渺小。
- 对仗:如“一水绕山麓,浅碧涵涟漪”,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和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夜雨: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开始。
- 青山:代表着高远与永恒,与人的短暂形成对比。
- 笙箫声: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生命的乐趣。
- 孤踪:表现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孤独感。
- 流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雨”给旅人带来了怎样的体验?
- A. 宁静
- B. 喧闹
- C. 舒适
-
“青山岌当前”中的“岌岌”指的是:
- A. 高耸
- B. 平坦
- C. 崩塌
-
“人生不学仙,万冢空累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
- A. 无奈
- B. 希望
- C. 喜悦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雨后过琴高》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但周的诗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的追忆,而陶的诗则更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坚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紫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