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者四民今六民,为添释老不耕耘。三农重困皆因此,况有张颐百万军。
白话文翻译:
古代有四种职业的人,现在变成了六种,因为增加了佛教和道教的信徒,他们不从事耕作。农民因此承受了沉重的负担,更何况还有数百万张口等待供养的军队。
注释:
- 四民:古代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
- 六民:指在四民基础上增加了佛教和道教的信徒。
- 释老:指佛教和道教,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道教创始人老子而得名。
- 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
- 张颐:张口,比喻需要供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农民和军队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佛教和道教的信徒增多,这些人不从事耕作,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同时军队人数众多,需要大量粮食供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职业结构,指出了社会变化对农民和军队的影响。诗中“古者四民今六民”一句,简洁地概括了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而“为添释老不耕耘”则直接指出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后两句“三农重困皆因此,况有张颐百万军”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困境和军队的粮食需求,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者四民今六民:对比古代和现代的职业结构,指出社会变化。
- 为添释老不耕耘:指出增加的佛教和道教信徒不从事耕作。
- 三农重困皆因此:说明农民的困境是由上述变化引起的。
- 况有张颐百万军:进一步指出军队的粮食需求,加深了农民的负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代和现代职业结构的对比,突出社会变化的影响。
- 直陈:直接指出佛教和道教信徒不耕作,导致农民负担加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社会职业结构变化对农民和军队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意象分析:
- 四民、六民:代表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
- 释老:代表不从事耕作的佛教和道教信徒。
- 三农:代表农民和农业。
- 张颐百万军:代表军队的粮食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四民”指的是哪四种职业的人? A. 士、农、工、商 B. 士、农、工、医 C. 士、农、工、学 D. 士、农、工、兵
-
“释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佛教和道教 B. 儒家和道教 C. 佛教和儒家 D. 道教和法家
-
诗中提到的“三农”指的是什么? A. 农业、农村、农民 B. 农业、农村、农具 C. 农业、农村、农事 D. 农业、农村、农商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兵车行》,该诗也反映了军队对农民的压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对比,两者都关注社会现实,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史浩诗集》
-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