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冤结 自咏》

时间: 2025-01-11 21:57:18

当初学道、凭空炼己,志冲天、人间无比。

放旷山林,次后复、逍遥云水。

过夷门、又临秦地。

飘蓬十载,游程万里。

度关津、崎岖迢递。

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

只随缘、布裘芒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冤结 自咏
丘处机 〔元代〕

当初学道凭空炼己,
志冲天人间无比。
放旷山林,次后复逍遥云水。
过夷门又临秦地。
飘蓬十载,游程万里。
度关津崎岖迢递。
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
只随缘布裘芒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我的修道经历,起初我在无形中努力修炼自己,志向高远,超越世间的一切。在大山幽林中放纵身心,后来又随意地游历于云水之间。我曾经过夷门,来到秦地,十年来如浮萍般漂泊,走过千山万水,渡过险峻的关隘和河流。对世事已经熟悉,但领悟到的道理却是万般皆可抛弃。唯有随缘而行,穿着简单的衣物和鞋子。


注释

  • 凭空:空无所有,强调修炼的纯粹。
  • 志冲天:志向高远,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
  • 放旷:放松心情,心境开阔。
  • 云水: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飘蓬:形容漂泊不定的状态。
  • 关津:关口和渡口,象征旅行的艰难。
  • 般般总弃:指对世事的放下,强调淡泊名利。

典故解析

  • 夷门:古地名,象征着边疆的旅途。
  • 秦地:指秦国,代表历史的深厚和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元代著名道士,著有《太和真经》等,主张道教修炼与自然和谐,追求心灵的自由。

创作背景
此诗成于其游历多年之后,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道教的修炼思想及其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丘处机的《解冤结 自咏》不仅是对个人修道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诗中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自由的旅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领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泊的心态,强调对世事的放下与随缘而行的态度。诗人通过“飘蓬十载,游程万里”的描写,表现出身心的漂泊与追寻,无论是过夷门还是临秦地,都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

诗中“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修道者在经历世事后,对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通过对世间一切的抛弃,诗人实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种对物质的轻视与对精神的追求,正是道教思想的核心。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呈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丘处机对修道之路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首极具启发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初学道凭空炼己:初学道时专注修炼内心,强调内心的修为。
  • 志冲天人间无比:志向高远,超越世俗。
  • 放旷山林,次后复逍遥云水:在自然中放松心情,追求自在。
  • 过夷门又临秦地:游历边疆和历史文化地带。
  • 飘蓬十载,游程万里:形容漂泊的漫长旅程。
  • 度关津崎岖迢递:经历艰难险阻,强调修行之路的不易。
  • 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世事熟悉,但最终领悟到一切皆可放下。
  • 只随缘布裘芒履:随缘而行,穿着简单,从容自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漂泊,强调不定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山林”与“云水”,展现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炼的坚定信仰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随缘而行、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林:象征自然和宁静,代表修道的理想环境。
  • 云水:象征自由与逍遥,体现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 关津:象征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志冲天”是指什么?
    A. 志向低微
    B. 志向高远
    C. 志向平常
    D. 志向不定

  2. “飘蓬十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安定
    B. 漂泊
    C. 遇难
    D. 成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丘处机的《解冤结 自咏》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但前者更多是对时局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内心的修炼与放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丘处机传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