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城寒角韵悠。风送入斜阳。池塘菡萏无色,兰畹有馀香。秋日短,暮天长。月华昌。空空寂照,荡荡虚心,一片清凉。
白话文翻译:
在这孤独的城池里,寒冷的角音悠扬,微风送来斜阳的余晖。池塘边的荷花失去了色彩,兰草的香气却依旧弥漫。秋天的白昼短暂,黄昏却漫长,明月的光华愈加明亮。空旷寂静的月光照耀着,心中荡漾着一片清凉。
注释:
- 孤城:孤独的城市,暗示作者的孤独感。
- 寒角:指寒冷的乐器声,表达一种凄凉的氛围。
- 韵悠:乐音悠远,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菡萏:即荷花,象征着美好与洁净。
- 兰畹:指兰草的生长地,象征清幽与雅致。
- 月华昌:形容明月的光辉照耀,带来宁静与美好。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菡萏"与"兰"常常与高洁、优雅的品格相关联。在古代诗词中,荷花与兰花都是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士人的情操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处机,元代著名道士、诗人,生活在南宋和元代的交替时期。他以道教修行和诗歌创作并重,作品多表现出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丘处机的晚年,或许是在他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孤独环境中的内心感受。诗中描绘了秋日的景象,短暂的白昼与漫长的黄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人内心的孤寂。尤其是“菡萏无色,兰畹有馀香”一句,表现了即使在这孤独的城池中,依然有那清香的兰草,以此来寄托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通过“月华昌”这一意象,进一步引出心境的宁静,月光的照耀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清凉。在这幅秋日的画面中,孤独虽是常态,但内心却因自然的存在而感到一丝慰藉。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在抒发一种超越尘世的淡泊与宁静,体现出道家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城寒角韵悠”:孤独的城市中,寒冷的乐音悠扬,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
- “风送入斜阳”:微风将斜阳的余晖送入,增添了诗的温暖与惆怅。
- “池塘菡萏无色,兰畹有馀香”:荷花失去了色彩,兰草却仍散发出香气,象征着即便在困境中也有美好的存在。
- “秋日短,暮天长”:秋天的日子短暂,而黄昏的时间却显得漫长,突出时间的无情。
- “月华昌”:明亮的月光照耀,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空空寂照,荡荡虚心,一片清凉”:寂静的月光映照着空荡荡的心灵,心中涌现一片清凉,透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日短,暮天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使得景与情融为一体。
- 比喻: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与自然交融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孤城:象征着孤独与隔绝。
- 寒角:体现出冷清与凄凉。
- 菡萏:象征美与纯洁。
- 兰畹:代表高洁与优雅。
- 月华:象征宁静与清凉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丘处机
- D) 白居易
-
“菡萏无色”中的“菡萏”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兰花
- B) 荷花
- C) 玫瑰
- D) 菊花
-
诗中提到的“月华昌”意指什么?
- A) 月光明亮
- B) 月亮消失
- C) 月亮阴沉
- D) 月亮昏暗
答案:
- C) 丘处机
- B) 荷花
- A) 月光明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牧
诗词对比: 丘处机的《诉衷情》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景物与内心的对比,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丘处机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