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时间: 2025-01-10 19:07:35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作者: 沈亚之 〔唐代〕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作为客子,离开淮阳,梦境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似乎渐行渐远。夜晚水关的门已打开,清晨的雾气中舟桨轻轻荡漾。诗人希望和友人共赏烟雾缭绕的月色,但却担忧风波会将他们的行程分开。隐约的山影曾经摇动着船桨,水流的转折指向远方的帆影。蒲叶上的吴刀呈现出绿色,竹筒里盛着楚地的粽子香气。诗人写信寄给远方的友人,希望他能怀念自己。

注释

  • 客子:指远行的人,通常指诗人自己。
  • 淮阳:指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古代著名的文化和交通重地。
  • 水关:指水路通行的关口,此处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出入的情景。
  • 雾棹:指晨雾中划船的情形。
  • 隐山:隐约的山影,可能指远处的山。
  • 蒲叶:指蒲公英的叶子,常用作包粽子的材料。
  • 吴刀:吴地的刀具,象征地方特色。
  • 筠筒:竹制的容器,常用于盛食物。
  • 檀郎:指好友,可能是特定的朋友或兄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亚之,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离别、思念等情感,语言平易近人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离别时,表达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唐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情感的深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苦楚与思念的甜美。诗人从个人的离别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河湖泊的美丽与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夜晚的水关、晨雾中的船只、隐约的山影,每一处意象都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在情感上,诗人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又传达出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对友人的思念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牵挂。在时代背景上,唐代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交流,正是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子去淮阳:诗人作为远行者,离开了家乡淮阳,体现出离别的情感。
  • 逶迤别梦长:形容离别后的梦境漫长而缠绵,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水关开夜锁:水路的通行,暗示着新的旅程开始。
  • 雾棹起晨凉:晨露中的船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烟月期同赏: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的时光。
  • 风波勿异行:担心旅途中的波折会使他们的行程不同。
  • 隐山曾撼橹:隐约的山影摇动着船桨,象征着对友人的牵挂。
  • 转濑指遥樯:水流的转折指向远方,象征着友谊的遥远。
  • 蒲叶吴刀绿:描绘了地方特色,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 筠筒楚粽香:美食的描绘,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因书报惠远:写信寄托思念,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
  • 为我忆檀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刻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担忧,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贯穿了思念与期盼的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脆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 水关: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也暗示着离别的痛楚。
  • 晨雾:表现出清晨的宁静与思绪的迷茫。
  • 隐山:暗示着远方的牵挂和思念。
  • 蒲叶与筠筒:代表地方特色,增添了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客子去淮阳”中的“客子”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家人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水关”主要指什么?
    A. 城市的门
    B. 水路的通行关口
    C. 船只的航行
    答案:B

  3. 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欣赏的是什么?
    A. 夕阳
    B. 烟月
    C. 星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描写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沈亚之的《五月六日,发石头城》与王维的《送别》,都表现了离别的主题,但沈亚之的作品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王维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