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
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白话文翻译:
虞丞相和赵将军,两人共同策马征战,成就了江淮地区的第一功勋。如今大羽(指的是进贤的贤才)已然寂寞,凌烟阁中(即:唐代的“凌烟阁”,是表彰功臣的地方)我感慨着风云的变幻。
注释:
字词注释:
- 虞丞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虞允文。
- 赵将军:指的是赵撙,一位有名的将领。
- 策:策马,指骑马出征。
- 勋:功勋。
- 大羽:指才华横溢的人。
- 凌烟颂:古代用以表彰功勋的地方。
- 风云:比喻时局的变化。
典故解析:
- 凌烟阁:唐代的“凌烟阁”是用来表彰文臣武将的地方,象征着对英雄的纪念与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局势复杂之时,诗人以历史人物的功勋为引,感慨英雄的寂寞与时局的变迁,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虞丞相与赵将军的事迹为起点,展现了英雄人物的辉煌与寂寞。诗的开头直接点名二位历史人物,既显示出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也暗含了对他们功勋的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的光辉逐渐被历史遗忘,这种对比使得诗歌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感伤。
“大羽进贤今寂寞”一句,展现了对有才之士的惋惜,尤其在“凌烟颂里感风云”中,诗人不仅怀念过去的英雄人物,还感叹时局的变化,仿佛在说,即便是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也难逃岁月的无情。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体现出杨万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虞丞相与赵将军:点明了诗人所赞颂之人的身份。
- 同策江淮第一勋:表明他们共同作战,成就卓越的功勋。
- 大羽进贤今寂寞:借用“大羽”来暗示有才华的人如今的孤独与无奈。
- 凌烟颂里感风云:在表彰功臣的地方,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与风云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风云”比喻历史的变迁,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对时局变化的思考,突显出英雄人物即使成就辉煌,终究也难免被历史遗忘,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淮:象征着战斗与成就的地方,代表历史的舞台。
- 凌烟阁:象征功名与荣耀,同时也隐含着历史的流逝。
- 风云:象征着世事的变迁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与杜甫
- B. 虞丞相与赵将军
- C. 苏轼与王安石
-
“凌烟颂”指的是?
- A. 一种诗歌
- B. 表彰功臣的地方
- C. 一种画作
-
诗中“大羽”指代了什么?
- A. 风云
- B. 有才之士
- C. 战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虽然主题皆为对英雄与历史的反思,但李白侧重于豪情与酒的对比,而杨万里则更强调历史的寂寞与感慨,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