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在岐日作)》
时间: 2025-01-10 23:0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阑。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想美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
白话文翻译:
眉毛如同半弯的月亮,头发如同云彩般飘逸,梧桐树的叶子落下,敲打着井边的栏杆。孤独的灯光在公署中微微摇曳,寒意袭来,夜里的客人衣衫单薄。想念那美人,似乎在云的那一头,梦中游荡,思念她使我越过了重重关山。空房间里我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忧伤,铜壶里的水滴滴漏尽,听到了金鸾的鸣叫声。
注释:
- 眉如半月: 形容女子眉毛弯曲如新月,常用以描写美人。
- 云如鬟: 形容女子的发髻如云彩般柔美。
- 梧桐叶落敲井阑: 梧桐树叶落下,敲击井边的栏杆,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孤灯亭亭: 孤独的灯光高高挂起,体现了作者的孤寂感。
- 微霜凄凄: 凉霜微微降落,客人衣衫单薄,衬托出寒冷的夜晚和孤寂的心情。
- 梦魂悠悠: 梦中的思念如同飘荡的灵魂,难以安宁。
- 铜壶漏尽: 铜壶里的水滴漏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金鸾: 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美好与吉祥,也可能暗示着作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91年-约857年),字宗道,号陶山,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其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韩偓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身处岐日时,表现了他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寄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眉如半月云如鬟”,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美人的容貌,勾勒出一个温柔而又优雅的形象。接着,诗人通过“梧桐叶落敲井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寂寞。孤灯的“亭亭”与寒冷的“公署”,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孤独而清冷,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梦中想念美人,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和对遥远的无奈。由于“关山难”,使得两人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遥远,令人唏嘘。最后两句“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以铜壶滴水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眉如半月云如鬟: 比喻美人的眉毛和发髻,细腻而富有诗意。
- 梧桐叶落敲井阑: 落叶的声音为夜晚增添了几分寒意,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 孤灯亭亭公署寒: 寂寞的灯光照亮公署,传达出诗人的孤独与寒冷。
- 微霜凄凄客衣单: 霜降夜寒,客人衣着单薄,寓意着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 想美人兮云一端: 思念的对象如同遥远的云端,难以触及。
- 梦魂悠悠关山难: 梦中思念的情形,关山遥远,象征着爱情的艰难。
- 空房展转怀悲酸: 空房间内辗转反侧,满怀忧伤与思念。
- 铜壶漏尽闻金鸾: 铜壶中的水滴滴漏完,暗示时间的流逝,金鸾的鸣叫象征着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眉如半月”与“云如鬟”,形象生动,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 “孤灯亭亭”,使灯光有了情感,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 对仗: 全诗在对仗上也有一定的工整,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增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脆弱与坚韧交织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眉: 象征美丽与柔情。
- 云: 体现轻柔与飘逸,也暗示思念的遥远。
- 梧桐叶: 代表秋天的孤寂与落寞。
- 孤灯: 传达孤独的情感。
- 铜壶: 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
“眉如半月云如鬟”描写的是谁的形象?
A. 诗人自己
B. 美人
C. 朋友
D. 家人 -
诗中提到的“金鸾”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向往
C. 失去的爱情
D. 寂静的夜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送别》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韩偓的《寄远》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但韩偓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