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

时间: 2025-01-11 12:41:05

白头强逐少年游,闲倚西风十二楼。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

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头强逐少年游,闲倚西风十二楼。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
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白话文翻译:

白头的我仍然追逐着年轻时的快乐,悠闲地倚靠在西风轻拂的十二层高楼上。
我们一同沉醉在这千古流传的月光下,分担着这香气四溢的秋天。
只希望李白能理解我的情感,不相信月宫的嫦娥能明白我的忧愁。
夜深人静,清冷的空气中我仍在饮酒,花影下的时光已悄然流逝了三筹(指时间的计量)。

注释:

  • 白头:年老,头发变白。
  • 少年游:指年轻时的游乐。
  • 闲倚:悠闲地依靠。
  • 玉壶:指盛酒的器皿,这里象征着美酒。
  • 千古月:指长久以来存在的月亮,象征永恒。
  • 香国:指充满芳香的地方,象征美好时光。
  • 姮娥:嫦娥,月宫的女神。
  • :忧愁、忧虑。
  • :时光的流逝,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与月亮、酒等意象结合。
  •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为月亮女神,常与孤独和忧愁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约1232-1298),字德清,号容斋,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取材于自然、人生哲理,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周密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个人失意,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人以“白头”自喻,开头即展现出他对青春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已步入老年,但诗人仍然渴望着那份年轻时的乐趣,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不甘心。诗中提到的“闲倚西风十二楼”,描绘出一种惬意的环境,仿佛在享受秋天的微风与美酒,令人心生向往。

接下来的“共醉玉壶千古月”,则是对永恒与美好的向往,月亮的意象在此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理想与青春的象征。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隐喻李白)分享这种美好,却又认为嫦娥未必能懂得自己的愁苦,表达了一种孤独感。

后两句“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寒冷结合,凸显了诗人在孤独中饮酒的场景,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周密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头强逐少年游:年老的我仍然渴望追逐年轻时的快乐。
  2. 闲倚西风十二楼:悠闲地依靠在西风轻拂的高楼上,感受秋天的气息。
  3. 共醉玉壶千古月:与友人共同沉醉在这千古流传的月光下。
  4. 平分香国一天秋:分享这美妙的秋天时光。
  5. 祇应李白怜吾意:只希望李白能理解我的情感。
  6. 不信姮娥识此愁:不相信月宫的嫦娥能明白我的忧愁。
  7. 夜久高寒犹露饮:夜深人静,清冷的空气中我仍在饮酒。
  8. 花阴传漏已三筹:花影下的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美好的事物,传达出诗人的向往。
  • 拟人:将嫦娥赋予人的情感,强调孤独感。
  • 对仗:如“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醉酒中寻找慰藉,却又无法逃避现实的孤独,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头: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美好与永恒。
  • 香国:代表美好的时光与友谊。
  • 嫦娥:象征孤独与无法理解的忧愁。
  • 花阴: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头”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中年
    D. 不确定

  2. “共醉玉壶千古月”中的“玉壶”象征什么? A. 酒
    B. 月亮
    C. 友情
    D. 家乡

  3.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谁? A. 太阳神
    B. 月宫女神
    C. 地球女神
    D. 星星女神

答案:

  1. B. 年老
  2. A. 酒
  3. B. 月宫女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酒的依赖。
  • 苏轼《水调歌头》:借月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讲解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