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时间: 2025-01-11 02:1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孟郊 〔唐代〕
白话文翻译:
谁说我在旧居停留,主人突然变成了客人。
仆人强行与我交谈,彼此心中都感到惶恐。
出门又想寻找什么,进来又想索求什么。
饮食的精致和粗糙让我困惑,衣裳的宽松和紧绷让我不知所措。
回风卷起闲置的席子,新月照亮空荡的墙壁。
士人身负百般职责,却没有一处可以称之为家。
男子汉自我修饰是可耻的,衰老的胡须已变得苍白。
兰花早已凋谢,榆树的影子徒然相逼。
唯有我心中的明镜,静默中映照着光辉灿烂。
注释:
- 旧居:指原来的住所。
- 僮仆:指仆人或家奴。
- 脉脉:形容彼此之间的默默无语。
- 饮食迷精粗:饮食的精致与粗糙让我感到困惑。
- 士有百役身:士人肩负多重职责。
- 自饰:修饰自己,表现得过于在意外表。
- 兰交:兰花的交情,指珍贵的友情。
- 光历历:光辉闪耀,清晰可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因其身世贫寒,生活艰苦,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不满,风格以哀婉、深沉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孟郊晚年,因其生平经历波折,回到故乡后感慨颇多,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沉重感受,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深思。诗的开头通过“主人忽成客”,即抒发了对归属感的缺失,显示出身处陌生环境中的迷茫和失落。接着通过“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表达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困惑。
在描绘景物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回风卷闲簟,新月生空壁”来营造一种孤寂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中提到“士有百役身,官无一姓宅”,揭示了士人身负重任却无处可归的矛盾状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压力和对士人身份的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惟予心中镜,不语光历历”则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清晰,尽管外界环境复杂,但内心的明镜仍能照亮真实的自我。这种内心的坚韧与自省,使得整首诗充满哲理与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旧居止:质疑他人对自己停留在故居的看法,暗含不满。
- 主人忽成客:主人角色的转换,表达了失去归属感。
- 僮仆强与言:仆人出于礼节与我交谈,彼此心中却都有不安。
- 出亦何所求,入亦何所索:对外出和归来的迷茫,表现生活的无所依靠。
- 饮食迷精粗:对饮食的质疑,反映生活的困扰。
- 衣裳失宽窄:衣着的变化,隐喻生活的变迁。
- 回风卷闲簟:描绘自然景象,增强孤独感。
- 新月生空壁:新月映照空白的墙,象征内心的空虚。
- 士有百役身:士人承担的责任,体现社会的压力。
- 官无一姓宅:官职虽多,却无家可依。
- 丈夫耻自饰:男子汉不应过于修饰自己,反映出对真实的追求。
- 衰须从飒白:衰老的胡须象征时间的无情。
- 兰交早已谢:兰花的凋谢象征友谊的消逝。
- 惟予心中镜:强调内心的明亮与坚定,虽外界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心中镜子比喻内心的自省与清晰。
- 对仗:如“出亦何所求,入亦何所索”,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对风、月的描写,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社会压力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坚守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居:象征归属感与记忆。
- 僮仆:代表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
- 饮食、衣裳:象征生活的富裕与贫困。
- 回风、新月:自然意象,强化孤独感。
- 心中镜:象征内心的明晰与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主人忽成客”中的“主人”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僮仆
- C. 客人
- D. 亲友
-
“士有百役身”中“士”指的是哪类人?
- A. 农民
- B. 士人
- C. 商人
- D. 工匠
-
诗中提到的“回风卷闲簟”展现了怎样的意境?
- A. 热闹
- B. 宁静
- C. 寂寞
- D. 喜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但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与叙事的结合,传达对生活的不平与感伤,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孟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