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峤《梨》
擅美玄光侧,
传芳瀚海中。
凤文疏象郡,
花影丽新丰。
色对瑶池紫,
甘依大谷红。
若令逢汉主,
还冀识张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梨花的美丽和芳香,展现了梨的独特魅力。它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烁,香气飘散在辽阔的海洋中。梨树的花朵像凤鸟的纹理,影子在新丰的土地上显得格外美丽。梨的颜色与瑶池的紫色相映成辉,甘甜的味道像大谷的红色那样迷人。如果能遇到汉朝的君主,或许能让他们识得张公的高雅。
注释:
- 擅美:擅长美丽,指梨花的美丽。
- 玄光:光泽,形容梨花在阳光下的闪耀。
- 凤文:凤鸟的纹理,形容梨花的美丽和独特。
- 新丰:指新丰地区,唐代著名的产梨地。
- 瑶池: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美丽和高贵。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象征权威和地位。
- 张公:指张骞,汉代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 704 - 765),字君房,号元白,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梨花的美丽与丰收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歌鉴赏:
李峤的《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梨花的美丽,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开篇“擅美玄光侧”,就为整首诗奠定了美的基调,描绘出梨花在阳光下的光辉。接着“传芳瀚海中”则传达了梨花芬芳四溢的特点,暗示其影响力之广。
“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中,李峤巧妙地将梨花与传说中的凤凰相联系,赋予梨花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质。同时提及的“新丰”,不仅是对梨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也暗示着与地方文化的连接。
整首诗在色彩的描绘上也极为讲究,“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展示了梨花的色彩层次,象征着自然的丰饶与美好。最后的“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期待能在权贵面前展现梨花的高雅,体现了对文化认同与历史传承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擅美玄光侧:梨花在阳光下的美丽光辉,表明其独特的美感。
- 传芳瀚海中:香气扩散,像海洋一样辽阔,形象化了梨花的芬芳。
- 凤文疏象郡:将梨树与凤凰的美丽纹理相提并论,强调梨花的珍贵和独特。
- 花影丽新丰:梨花在新丰地区的影子,象征着地方文化的美丽。
- 色对瑶池紫:梨花的色彩与神话中的瑶池相辉映,表现出极高的美学。
- 甘依大谷红:梨的甘甜和丰收,暗示了自然的馈赠。
- 若令逢汉主:若能遇到汉朝的君主,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 还冀识张公:希望与张公这样的历史人物相识,体现对文化英雄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比作凤凰,增强了其美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
- 意象: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构建丰富的意象,如“玄光”、“芳香”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高雅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文化认同的渴望,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文化繁荣和诗人内心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美丽与丰收,代表着自然的馈赠。
- 凤:象征高贵与优雅,与梨花相联结,增添神秘感。
- 瑶池:象征仙境和理想,传递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汉主与张公: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体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李峤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新丰”指的是? A. 地名
B. 人名
C. 事件 -
诗中“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的意思是? A. 描述梨花的颜色
B. 比较梨的味道
C. 形容梨花的香气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峤《梨》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自然之美,但李峤侧重于对梨花的细致描绘,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表现人情冷暖。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 李峤相关诗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