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13:56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州词二首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在白云间蜿蜒而上,远处有一座孤立的城池和高耸的山峰。羌笛的悲鸣何必怨恨杨柳,春风并未吹过玉门关。单于(匈奴首领)向北望去,云层如堆,几次杀马祭祀。汉朝的皇帝如今英武强盛,不愿意和亲,愿意归来。


注释: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 孤城:指的是边远的城池,突出其孤独与险峻。
  • 羌笛: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哀伤。
  • 杨柳:春天的象征,通常与离别、思念相关。
  • 玉门关:古代边关,象征着边疆与内地的隔绝。
  • 单于:匈奴的首领,象征着外敌。
  • 汉家天子:指汉朝的皇帝,表现出汉朝的强大。

典故解析:

  • 玉门关: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现今甘肃省,是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与和亲的背景。
  • 和亲:汉朝时期的外交政策,通过婚姻来维持与边疆民族的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歌常表现出边塞风光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国家强盛,但边疆却仍然有外敌威胁,王之涣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凉州词二首》极具边塞风情,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开篇以“黄河远上白云间”引入,展现出广阔的天地,表现出诗人的豪情与壮志。接着描写“孤城万仞山”,给人一种孤独与险峻的感觉,仿佛暗示着边疆的危险与不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表达了羌族人的悲怆与无奈,春天的温暖并未抵达他们的心灵,反而加深了对故土的思念。再者,诗中提到“单于北望拂云堆”,生动地描绘了敌人对边疆的觊觎,增强了诗的紧迫感。

最后,汉家天子的“神武”和“不肯和亲”的态度,体现出国家强盛的自信与决心,传递出一种豪迈的民族精神。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深沉,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民族命运的深思,是一首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突出其悠远与壮阔。
  2. “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城高耸于万仞之山,生动表现边疆的险峻与孤独。
  3. “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的哀怨不必指责杨柳,反映出羌人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4.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未能抵达边关,象征着与内地的隔绝,突显边疆人民的苦闷。
  5. “单于北望拂云堆”——敌人仰望云堆,显示出敌人的威胁与对边疆的觊觎。
  6. “杀马登坛祭几回”——描绘祭祀场景,表现出敌人对战争的重视。
  7. “汉家天子今神武”——汉朝皇帝英武强盛,象征着国家的强大。
  8. “不肯和亲归去来”——表明对外敌的强硬态度,突显国家的自信与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黄河远上白云间”,将黄河与白云相对比,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色。
  • 对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壮丽的边塞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敌人的威胁和汉朝的英武,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民族团结的呼唤,凸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 孤城:代表着边疆的孤独与险峻。
  • 羌笛:表现出边疆人民的悲怆与思乡之情。
  • 玉门关:象征着边疆的封闭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什么意思? A. 春风温暖
    B. 春风未能到达边关
    C. 春风带来战争
    D. 春风吹过边关

  2. “单于北望拂云堆”中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
    B. 唐
    C. 匈奴
    D. 羌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与思念
    C. 宁静
    D. 自豪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豪情。
  • 高适的《燕歌行》:同样表现了边塞生活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凉州词》与王昌龄《出塞》:两首诗均描绘边塞生活,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后者则更强调战争与民族命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