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崔珦入朝
作者: 许浑 〔唐代〕
书剑功迟白发新,
强登萧寺送归秦。
月斜松桂倚高阁,
明夜江南江北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崔珦入朝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的书剑功夫已显迟缓,白发新生;在萧寺强行登高,送别崔珦回到秦地。夜晚的月亮斜挂,松树和桂树依偎着高阁,明天夜晚,江南和江北的人都将相见。
注释:
- 书剑功迟: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剑术和书法技艺已不如从前,白发新生,暗示年华已逝。
- 强登萧寺:萧寺是指一处寺庙,强行登上寺庙以送别好友,表现了诗人的执着和情谊。
- 月斜松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斜照,松树和桂树依偎在高阁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明夜江南江北人:暗示未来将有更多的相聚,江南和江北的朋友们也将相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渊,号天池,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纷纷入朝为官之时,诗人以送别好友崔珦的场景为引,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许浑在《送崔珦入朝》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情感真挚而深沉。诗的开头“书剑功迟白发新”,以自我感慨引出送别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接着“强登萧寺送归秦”,则表现了诗人对崔珦的深厚情谊,尽管自己已不再年轻,仍然不遗余力地送别好友。通过描绘“月斜松桂倚高阁”的宁静夜色,诗人营造出一种优雅而 melancholic 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人事如梦,别离总是难免。最后一句“明夜江南江北人”则展现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虽有别离之苦,仍寄托着美好的愿景。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剑功迟白发新:自述技艺不如昔日,年华已逝,白发渐生。
- 强登萧寺送归秦:不顾自己年老,登上寺庙,送别崔珦回归故乡。
- 月斜松桂倚高阁:描绘月光斜照,松桂依傍高阁的宁静夜景。
- 明夜江南江北人:预示明夜将有更多友人相聚,展现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书剑功,暗示一生的经历。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尤其是后两句,形成了自然的对称。
- 意象:月、松、桂、阁,构成了清幽宁静的意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剑:象征文人的才华和理想。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松桂:象征高洁、长青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 高阁: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书剑功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感慨
- C. 忧愁
-
“月斜松桂倚高阁”中的“倚”字可以理解为?
- A. 依靠
- B. 依偎
- C. 依赖
-
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谁?
- A. 崔珦
- B. 白发
- C. 江南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许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许浑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