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怨》

时间: 2025-01-26 03:17:33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阑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

月圆欹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阑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月圆欹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金色闺房中,妆台已然不再打扮,玉筷子倚靠在栏杆上,映衬着我的粉腮。花瓣纷纷落下,春天即将结束,月光圆满,我斜靠在枕头上,梦境刚刚回归。鸾凤的胶水又怎能续接我那愁苦的心肠,龙剑又怎能挥动去割断离别的情绪?曾经寄出的锦书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意,为什么那北归的大雁还不回来呢?

注释:

  • 金闺:指富贵人家的闺房,象征女子的生活环境。
  • 玉箸:精美的筷子,表示女子的娇美与富贵。
  • 粉腮:指女子的面颊,描绘其美丽。
  • 花落掩关:花瓣落下,关上门,象征春天的逝去。
  • 月圆欹枕:月亮圆满,女子斜靠在枕头上,暗示思念的心情。
  • 鸾胶:传说中用来粘合情感的物品,象征难以抚平的愁苦。
  • 龙剑:象征权力与力量,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 锦书:用丝绸写的书信,代表深厚的情意。
  • 塞鸿:北归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以女子的视角表达思念与离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女子因丈夫远征而独自在家守寡的情境,表现了她的孤独与思念。诗作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爱人的无尽思念。

诗歌鉴赏:

《征妇怨》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诗,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开头两句,金闺寂寞的环境映衬着女子的孤独,妆台的罢用暗示了女子的失落与心情的低落。随后,花落与月圆的意象交替,既表现了春日渐逝的忧伤,也象征着女子对爱情与亲情的渴望。

中间两句,鸾胶与龙剑的意象,深刻揭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自控,前者象征着愁苦的难以消解,后者则指向离别带来的无奈。最后两句,锦书的寄托与塞鸿的不归,再次强化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期待与深切的失落感。整首诗如同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既有春日的温柔,也有离愁的凄凉,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闺寂寞罢妆台:描绘女子独自在家,感到孤独,暗示内心的空虚。
    • 玉箸阑干界粉腮:细致描写女子的美丽及其生活的奢华,反衬其内心的寂寞。
    • 花落掩关春欲暮:春天的结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女子感到悲伤。
    • 月圆欹枕梦初回:月亮的圆满与梦境的回归,反映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鸾胶岂续愁肠断:暗示情感的难以复合,愁苦不断。
    • 龙剑难挥别绪开:即使拥有力量,也无法割舍离别之情。
    • 曾寄锦书无限意:寄出的信件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 塞鸿何事不归来:大雁不归,象征着对爱人归来的渴望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鸾胶”与“龙剑”来比喻情感与离别。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金闺”、“玉箸”、“花落”等意象,构建了情感的层次与丰富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忧伤。通过对春日的留恋与孤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相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金闺:象征富贵却又孤独的生活环境。
  • 花落:象征美好事物的失去与时光的流逝。
  • 月圆:代表圆满与希望,也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 鸾胶:象征难以割舍的情感。
  • 龙剑:象征力量无法改变离别的事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闺”指的是: A. 一种人名
    B. 女子的居所
    C. 一种服饰

  2. “塞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归来的希望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花落”象征: A. 美丽的回忆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征妇怨》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女子的思念与孤独,后者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与孤单。两者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对美好时光与亲情的渴望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