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润州》

时间: 2025-02-04 16:32:34

夜入丹阳郡,天高气象秋。

海隅云汉转,江畔火星流。

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

客行凡几夜,新月再如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入丹阳郡,天高气象秋。海隅云汉转,江畔火星流。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客行凡几夜,新月再如钩。

白话文翻译:

夜晚进入了丹阳郡,天空高远,秋意盎然。海边云彩如银河转动,江边火星闪烁流动。城墙上传来金柝声,街巷关闭了绿洲。旅客行走了几个夜晚,新月再次如钩。

注释:

  • 丹阳郡:古代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 气象秋:形容秋天的高远和清爽。
  • 海隅:海边。
  • 云汉:银河,这里比喻云彩。
  • 火星:指流星。
  • 金柝:古代城墙上用来报时的铜制器具,敲击发声。
  • 闾阎:古代指街巷。
  • 绿洲:这里比喻繁华的街市。
  • 客行:旅客的行程。
  • 新月再如钩:形容新月的形状像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逖,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旅途中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到达丹阳郡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丹阳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壮美。首句“夜入丹阳郡,天高气象秋”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传达出秋夜的清爽和高远。接下来的“海隅云汉转,江畔火星流”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云彩比作银河,流星比作火星,形象地描绘了夜空的美景。后两句“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则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城市的繁华。最后一句“客行凡几夜,新月再如钩”以新月的形象收尾,既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入丹阳郡,天高气象秋”:夜晚进入丹阳郡,天空高远,秋意盎然。
  2. “海隅云汉转,江畔火星流”:海边云彩如银河转动,江边火星闪烁流动。
  3. “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城墙上传来金柝声,街巷关闭了绿洲。
  4. “客行凡几夜,新月再如钩”:旅客行走了几个夜晚,新月再次如钩。

修辞手法:

  • 比喻:“海隅云汉转”将云彩比作银河,“江畔火星流”将流星比作火星。
  • 对仗:“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中“城郭”与“闾阎”,“传金柝”与“闭绿洲”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隅云汉转:海边云彩如银河转动,象征着夜空的壮美。
  • 江畔火星流:江边火星闪烁流动,象征着夜空的神秘。
  • 新月再如钩:新月的形状像钩子,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旅途的漫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隅云汉转”中的“云汉”指的是什么? A. 云彩 B. 银河 C. 海洋
  2. “城郭传金柝”中的“金柝”是什么? A. 铜制器具 B. 木制器具 C. 石制器具
  3. “新月再如钩”中的“新月”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循环 B. 旅途的结束 C. 夜晚的开始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秋天的山居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孙逖《夜到润州》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孙逖的诗更注重自然美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孙逖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孙逖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