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舍松棚隔小桥,
碧帘斜挂竹篱腰。
猪头煮去和皮擘,
牛肉秤来带骨烧。
村酒不图邀客醉,
野花复喜向人娇。
归舟不用撑明月,
只倩西风借晚潮。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房和松木棚之间,有座小桥相隔。碧绿的帘子斜挂在竹篱笆的腰间。猪头已经煮熟,剁去皮,牛肉也称好,带着骨头烧。村里的酒并不想把客人灌醉,田野的花儿也乐意向人展示娇媚的姿态。归来的小舟不需要在明亮的月光下撑桨,只需依赖西风借助晚潮的力量即可。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松棚:用松木搭建的棚子。
- 碧帘:形容绿色的帘子。
- 猪头煮去和皮擘:描述将猪头煮熟后剁去皮的过程。
- 牛肉秤来带骨烧:指称量牛肉,带着骨头一起烹煮。
- 村酒不图邀客醉:村里的酒不以灌醉客人为目的。
- 野花复喜向人娇:田野的花儿快乐地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
- 归舟不用撑明月:归来的船不需要在月光下划行。
- 只倩西风借晚潮:只依靠西风借助晚潮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华岳的作品往往描绘乡村生活,展现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郊饮》创作于华岳在乡村隐居时,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饮酒场景及乡村风光,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郊饮》是华岳的一首描绘乡村饮酒生活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全诗以茅舍、松棚、小桥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温馨的乡村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恬静而快乐的饮酒环境。
在诗的开篇,诗人以“茅舍松棚隔小桥”描绘出乡村的生动景象,给人以亲切的感觉。接下来的“碧帘斜挂竹篱腰”更是增添了几分田园的雅致。而“猪头煮去和皮擘,牛肉秤来带骨烧”则描绘了丰盛的饮酒食物,体现了乡村人们的朴实生活。
诗中提到“村酒不图邀客醉”,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并非为了醉酒,而是享受过程中的逍遥与自然的美好。这种淡泊名利、追求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归舟不用撑明月,只倩西风借晚潮”,则展现了诗人归家的轻松与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在描绘美丽乡村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淡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舍松棚隔小桥:设置了一个乡村的场景,简单的茅草房与松木棚子,增添了生活的朴实感。
- 碧帘斜挂竹篱腰: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结合,竹篱与碧帘的搭配,给人视觉上的清新感。
- 猪头煮去和皮擘: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的饮食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
- 牛肉秤来带骨烧:描述了丰盛的牛肉菜肴,展示了生活的富足。
- 村酒不图邀客醉:表达了饮酒的目的更多在于享受,而非醉酒。
- 野花复喜向人娇:野花在自然中绽放,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 归舟不用撑明月:归家途中无需费力,表现了轻松自在的状态。
- 只倩西风借晚潮:借助自然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 对仗:全诗有着较强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野花复喜向人娇”,使得自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郊饮》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舍:象征着朴实、简单的生活。
- 碧帘:代表自然的美与雅致。
- 猪头、牛肉:反映了丰盈的乡村饮食文化。
- 村酒:象征着人际交往与社交的温馨。
- 野花: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归舟:代表归属感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饮食中有哪些?
- A. 鸡肉
- B. 牛肉
- C. 鱼
- D. 蔬菜
-
诗中“村酒不图邀客醉”的意思是什么?
- A. 村里的酒很浓
- B. 喝酒是为了享受
- C. 不欢迎客人
- D. 酒很便宜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归家不需要费力
- B. 需要借助船只
- C. 一定要撑桨
- D. 月亮很漂亮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但王维的诗中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沉思与感悟,而华岳的《郊饮》则更注重生活的快乐与人际的交融。
粗略解读: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现内心的宁静,而华岳的《郊饮》则通过饮酒与乡村生活展现人际的温暖与自然的乐趣,二者在主题上相通,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