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5-01-11 20:4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作者: 熊盛元
花已辞枝,香犹盈袂,幽抱谁遣。
酒注杯中,愁生鬓底,独坐深深院。
红窗影隔,苍苔梦锁,春去更无人管。
待重寻,东君踪迹,怎禁泪迷双眼。
楼头怅望,风前凄切,忍听鸟声低啭。
野渡烟横,空山云起,终古音尘断。
黛痕依约,波摇空翠,一棹水天茫远。
斜阳外,晴丝袅处,寸心自茧。
白话文翻译:
花已经离开枝头,香气依旧充盈衣袖,幽独的情怀又能寄托于谁?
酒倒入杯中,愁绪在鬓角生长,我独自坐在深幽的院落里。
红色窗影相隔,青苔锁住梦境,春天过去后更无人关心。
等待重寻,东风的踪迹,如何能忍受泪水模糊双眼。
在楼头惆怅地眺望,风中凄切,忍不住听那鸟声低吟。
野渡烟雾弥漫,空山云起,古老的音尘至此断绝。
青黛的山痕依稀可见,波荡的翠色,划桨在水天茫茫之间。
斜阳之外,晴空中轻丝飘动,内心的细腻情感如茧般缠绕。
注释:
- 幽抱:指内心的孤独情感。
- 东君:古代对春天的称谓,指春风。
- 黛痕:山的轮廓,形似黛色,常用来描写山水景色。
- 寸心自茧:比喻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纠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盛元,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意象,表达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永遇乐》创作于当代,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深刻领悟。开篇以“花已辞枝”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酒注杯中”表达了内心的愁苦,酒成为了他独自面对情感的寄托。这种孤独感随着诗句的展开愈加浓烈,红窗影隔、苍苔梦锁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空间,春天的离去和对东君的等待,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情感愈加复杂,楼头怅望、风前凄切展现了他在自然和内心的对抗,鸟声低吟则是孤独的伴奏,令人心生怅惘。野渡烟横、空山云起的景象,带来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但又透出一种音尘断绝的遗憾。最后,斜阳和晴丝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细腻情感的感受,寸心自茧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时间流逝与人内心孤独的共鸣,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已辞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酒注杯中:酒是抒情的工具,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红窗影隔:窗影象征着人与外界的隔绝。
- 待重寻,东君踪迹:寻找春天的气息,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寸心自茧”,比喻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纠结。
- 拟人:如“春去更无人管”,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好与青春。
- 酒:寄托情感,反映孤独。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亦是流逝的时光。
- 黛痕: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透露出心境的宁静与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
“寸心自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复杂
C. 兴奋 -
诗人如何描绘时间流逝的感觉? A. 通过自然景象
B. 通过人物对话
C. 通过城市景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情感宣泄,而熊盛元的《永遇乐》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孤独与时光的流逝,让人反思内心的情感与处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熊盛元的诗集与评论文章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