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时间: 2025-02-04 16:19:19

瞻彼紫岩,降神所储。

进退有度,威仪甚都。

粤自己未,帅於无诸。

以忠以孝,奉承安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作者:张元干 〔宋代〕

瞻彼紫岩,降神所储。
进退有度,威仪甚都。
粤自己未,帅於无诸。
以忠以孝,奉承安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丞相的祝寿之意。诗中描述了紫岩的美丽,仿佛是神灵所居之地。诗人认为,丞相在处理事务时总能把握分寸,展现出威仪与风范。诗人自谦未能如丞相般出色,但仍希望以忠诚和孝心来辅佐国家,安定民众。

注释

  • 紫岩:指的是一种山岩,象征着高洁和神圣。
  • 降神所储:意为神灵所居之地,表示紫岩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 进退有度:形容做事有分寸,掌握好分界。
  • 威仪:指威严的仪态,表现出一种崇高的地位和气质。
  • 粤自己未:粤(即“也”)自己仍然不如他人。
  • 帅於无诸:帅在于没有对手,形容丞相的才能无人能及。
  • 以忠以孝:以忠诚和孝心来侍奉国家。

典故解析

“紫岩”可能与古代神话或风水有关,象征着高贵和智慧。诗中提到的“忠”和“孝”则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标准,强调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君复,号石门,宋代诗人,以擅长律诗和五言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丞相寿辰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丞相的敬仰和祝福,体现了士人对忠臣的尊重与赞美。在宋代政治环境中,忠诚和孝道被视为重要的品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紫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圣而高远的氛围,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环境和领导者的品质。诗人以“威仪甚都”赞美张丞相的气度,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深厚修养和涵养。全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语言更具音乐感,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丞相的恭敬之情。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自我否定,强调丞相的卓越和自己的不足,这种谦卑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风范。最后,诗中提到的“以忠以孝,奉承安舆”,则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的安定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瞻彼紫岩:仰望那遥远的紫岩,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降神所储:那是神灵所居的地方,暗示着丞相的德行如神明般高尚。
    • 进退有度:丞相在政治生活中把握得当,显示出他的智慧。
    • 威仪甚都:他的一言一行都流露出威严和风范。
    • 粤自己未:我自愧不如,表达了对丞相的敬佩。
    • 帅於无诸:丞相的才能无人能及,展示了他在政界的杰出地位。
    • 以忠以孝:我愿以忠诚和孝心来支持他。
    • 奉承安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护国家的安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紫岩比作神灵所储,提升了其神圣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张丞相的崇敬与祝福,通过对其德行与才能的称颂,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忠臣的尊重与仰慕。

意象分析

  • 紫岩:象征理想、崇高的道德和智慧。
  • 威仪:代表权威和尊严,体现了丞相的政治地位。
  • 忠与孝: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忠诚和孝道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岩”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山水
    B. 神圣的地方
    C. 个人的成就

  2. “进退有度”指的是? A. 处理事务的分寸感
    B. 个人的能力
    C. 与他人的关系

  3. 诗人对张丞相的态度是? A. 自满
    B. 敬佩与谦逊
    C. 疑惑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紫岩九章》均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感慨,而后者则强调对忠良之人的敬意和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