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6:08:20

陆贾初驰诏,终军已请缨。

上方颛委任,南国诵威名。

挂席鹏风顺,敲舷蚌月明。

阳侯应拱护,不遣海涛惊。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

作者: 陈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陆贾初驰诏,终军已请缨。
上方颛委任,南国诵威名。
挂席鹏风顺,敲舷蚌月明。
阳侯应拱护,不遣海涛惊。


白话文翻译:

陆贾刚刚发出圣旨,终军已经请求挂上官袍。
皇上已经将他委任,南国的人们都在传颂他的威名。
挂上席子,乘着顺风,敲打船舷,月光洒在蚌壳上。
阳侯应该会保护他,不让海浪惊动他的航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陆贾:春秋时期的著名谋士,字子居,因其聪明才智而被后人称颂。
  • 终军:汉代名将,曾在年轻时请求挂上官袍,表明忠诚与志向。
  • :古代对天子的尊称。
  • 南国:指南方诸国,特指日本。
  • 阳侯:指的是神话中的阳光之神,象征保护和庇佑。

典故解析:

  • 陆贾与终军:两人都代表了忠诚和才智,陆贾发出诏令,终军求官,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和追求。
  • 月明与海涛:月亮和海浪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宁静和动荡的对比,象征着航行中的安稳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字少君,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生活在南宋,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深为送别耕存大参使日本之时,表达了对他出使的祝福与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外交的深切关心。


诗歌鉴赏: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通过陆贾与终军的典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理想。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耕存大参使的赞美,暗示他将为国家服务而感到自豪和光荣。接下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航行图景,强调了出使的顺利与安全。最后,阳侯的庇护象征着对前途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未来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陆贾初驰诏:陆贾刚刚发出诏书,意味着新任命的开始。
  • 终军已请缨:终军已请求挂上官袍,象征着对权位的追求和忠诚。
  • 上方颛委任:天子已将他任命,体现了权威的认可。
  • 南国诵威名:南方的人们都在传颂他的威名,说明他在民间的影响力。
  • 挂席鹏风顺:乘坐的船只在鹏风中顺利航行,形象描绘了出行的顺畅。
  • 敲舷蚌月明:船舷的敲击声与明亮的月光形成和谐美景。
  • 阳侯应拱护:阳光之神会保护他,表明对安全的美好祈愿。
  • 不遣海涛惊:不让海浪惊动,表达对顺利出行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航行比作顺风而行,体现出轻松愉悦的心情。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海涛等自然意象,传达出宁静与美好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出使者的祝贺和美好祝愿,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信心。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忠诚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陆贾:象征智慧与谋略。
  • 终军:代表年轻人的抱负与希望。
  • 鹏风:象征顺利与自由。
  • 月明:象征宁静与美好。
  • 阳侯:象征庇护与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忠诚与智慧
    B. 年轻人的追求
    C. 自然风光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阳侯”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神话中的阳光之神
    C. 诗人的笔名
    答案: B

  3. 诗中描绘的海涛意味着什么?
    A. 动荡与不安
    B. 平静与顺利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更加注重对友谊的回忆与感慨。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文学作品分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