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书事》

时间: 2025-01-11 21:45:18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放眼望去,山光与水光相接,凭栏远眺,十里外的芰荷散发着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无人打扰,令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南楼,带来了丝丝凉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四顾:向四周看。
  • 山光水光:形容山与水的景色交融。
  • 凭栏:靠在栏杆上。
  • 芰荷:指的是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清纯。
  • 无人管:无人打扰。
  • 南楼:指的是南边的楼阁。

典故解析:

  • 荷花常见于古诗中,通常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心境的陶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人,因其独特的诗风和书法艺术而被后人称道。黄庭坚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洗练。

创作背景:
《鄂州南楼书事》写于黄庭坚在鄂州南楼时,正值他在官场失意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得到的心灵宁静。


诗歌鉴赏:

《鄂州南楼书事》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四顾山光接水光”,通过视觉上的联结,展示出自然景色的和谐美。山与水的交融,象征着天地间的融洽与和谐,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接下来的“凭栏十里芰荷香”,则把视线拓展至远方,十里之外的荷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生动地描绘出了夏日自然的美景,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愉悦与舒适。这里的“十里”,不仅是距离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展现,诗人似乎在心中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清风明月无人管”,则转向描写宁静的氛围,清风与明月交相辉映,诗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一句“并作南楼一味凉”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在南楼的环境中寻求到一丝丝的凉意,这不仅是字面上的清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新与隽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顾山光接水光:诗人环顾四周,发现山与水的景色在一处交汇,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 凭栏十里芰荷香:他依靠在栏杆上,感受到远方十里之外的荷花的香味,展示出自然的芬芳和诗人的悠闲心境。
  • 清风明月无人管: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清风和明月自由自在,诗人感受到无人打扰的宁静。
  • 并作南楼一味凉:在南楼上,诗人享受着这份清凉,象征他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融入。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山光接水光”形象地比喻了自然的美丽。
  • 对仗:如“清风明月”与“无人管”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心灵宁静的渴望。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和自由的情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光: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 水光:象征着柔和与流动。
  • 芰荷: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清风明月:象征着宁静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里芰荷香”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荷花的美丽
    • B. 香气的浓郁
    • C. 自然的宁静
    • D. 以上都是
  2. “清风明月无人管”一句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 A. 忧愁
    • B. 宁静
    • C. 忙碌
    • D. 孤独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黄庭坚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静谧,而黄庭坚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融洽与互动。两者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鄂州南楼书事》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