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27 03:1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微雨初收月映云,
巢栖燕子欲黄昏。
花片不飞风力困,
春色尽。
蜡梅枝上樱嫩。
谁撼金环锁洞深?
薰余乍厌锦衾温,
消灭玉肌谁与问?
朱明近,
日长无事添闲闷。
白话文翻译:
微雨刚停,月光映照着云彩,巢里的燕子在黄昏时分即将归巢。花瓣不再飞舞,风的力量使它们困住,春色已然消逝。蜡梅的枝头上樱花正娇嫩。谁能动摇那深锁洞中的金环?余香扑鼻却又忽然厌倦了锦被的温暖,消逝的玉肌又有谁来问候?朱明的光辉渐近,漫长的日子里无所事事,增添了几分闲闷。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雨:指细小的雨。
- 巢栖:在巢中栖息。
- 花片:花瓣。
- 蜡梅:一种梅花,花色金黄,香气浓郁。
- 金环:可能指锁住洞穴的金属环。
- 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
- 朱明:指天色将明。
典故解析: “金环锁洞深”可能暗指某种隐秘或珍贵的东西被锁住,象征着一种无法触及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约960年-1030年),字仲明,号穷庐,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春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内心闲闷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雨后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微雨初收月映云”,以细雨和明月映衬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意境,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紧接着,燕子归巢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随着“春色尽”的感叹,诗人似乎在感慨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令人倍感惋惜。
蜡梅与樱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给人以美的享受。“谁撼金环锁洞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且幽深的气息,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索。而后“薰余乍厌锦衾温,消灭玉肌谁与问”,流露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厌倦,体现出人们在安逸中逐渐产生的空虚感。这种情感在“日长无事添闲闷”中达到高潮,诗人以生活的琐碎与无聊,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境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雨初收月映云:描绘了雨后月光洒在云彩上的美丽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巢栖燕子欲黄昏:燕子归巢,暗示着日暮时分,展示了一种归属感。
-
花片不飞风力困:花瓣静止不动,显示出春天的短暂和风的无力。
-
春色尽:感叹春天的结束,带有一丝惋惜。
-
蜡梅枝上樱嫩:蜡梅与樱花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
-
谁撼金环锁洞深:隐喻难以触及的美好,暗示内心的渴望。
-
薰余乍厌锦衾温:描绘出对温暖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内心的孤寂。
-
消灭玉肌谁与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
朱明近:预示着新的开始,然而却是无所事事的闲闷。
-
日长无事添闲闷:表达了生活的无聊与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感受。
- 拟人:燕子归巢赋予了生命,增添了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生活琐碎的厌倦及内心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在安逸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雨:象征柔和、细腻的情感。
- 月:代表宁静、思考的时刻。
- 燕子:象征归属与温暖的家。
- 蜡梅:象征坚韧与希望。
- 金环:象征珍贵与不可触及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微雨初收”指的是: A. 大雨倾盆
B. 雨刚停
C. 雨未下 -
诗中“日长无事添闲闷”说明了: A. 生活充满乐趣
B. 时间过得很快
C. 日子无聊,内心空虚 -
“蜡梅枝上樱嫩”中“蜡梅”最可能象征: A. 冬天
B. 生命的坚持
C. 失落的春天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反映战乱对生活的影响。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爱情的思考,与杜安世的内心感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安世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