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清水岩》

时间: 2025-01-23 12:32:05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

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

双凫能来游,俗子迹可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清水岩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
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
双凫能来游,俗子迹可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安地区的清水岩,泉水清澈甘甜,环境优雅。金堂内茂盛的芝草和仙人们的书卷皆是美好的象征。桃源的隐士已经离去,留下了千古的井灶。双凫(两只野鸭)可以来此嬉戏,世俗之人留下的痕迹可以被清除。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安: 指西安地区,历史文化名城。
  • 封域: 指特定的区域或界限。
  • 清水岩: 指岩石中的清水,象征清新与自然。
  • 金堂: 典指古代的官署或寺庙。
  • 茂芝术: 指生长茂盛的灵芝,象征长生不老。
  • 仙吏: 指神仙或道士。
  • 桃源: 指桃花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 井灶: 指生活用水和烹饪的地方。
  • 双凫: 指两只野鸭,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俗子: 指世俗之人。

典故解析:

  • 桃源: 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与世无争的地方。诗中提到桃源人已往,暗示世外桃源的隐士已经离去,痛惜世事变迁。
  • 双凫: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致力于诗文的创新,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游览清水岩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幽远,情景交融,通过对清水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清水岩泉好”开篇即用清澈的泉水引入,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通过“金堂茂芝术”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场景,隐喻着长生不老的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在“桃源人已往”中得以体现,隐士的离去象征着一种失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最后两句中,“双凫能来游”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而“俗子迹可扫”则暗示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争、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又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 描绘了西安地区清水岩的自然美,清澈的泉水让人心旷神怡。
  2. 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

    • 这里提到的金堂和茂盛的灵芝,象征着长生与超凡脱俗的理想,仙吏的书卷则代表了文化的积淀。
  3. 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

    • 反映隐士的离去,留下的井灶则是历史的遗迹,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忆。
  4. 双凫能来游,俗子迹可扫。

    • 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桃源”比喻隐士的理想生活。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 清水岩泉象征纯洁与自然,双凫象征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此揭示了人们在浮华世界中所追求的内心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水岩: 代表纯净、自然的环境。
  • 金堂: 象征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 桃源: 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双凫: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黄庭坚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木
    • B. 理想的世外桃源
    • C. 一种饮料
  3. “双凫能来游”中的“双凫”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两只乌鸦
    • B. 两只鸭子
    • C. 两只燕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次韵清水岩》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
    • 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活,但黄庭坚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陶渊明与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