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歌词曲九首 其六 驻跸山》

时间: 2025-04-27 11:09:22

辕门鼓角扬屯戍,营幕旌旂掣朔风。

相与山河雄帝宅,威棱尤壮受降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辕门鼓角扬屯戍,
营幕旌旂掣朔风。
相与山河雄帝宅,
威棱尤壮受降宫。

白话文翻译:

在辕门前,战鼓声和号角声响起,显示出屯戍的气氛;
营地的帐篷和旗帜在北风中飘扬。
我们共同守护这巍峨的山河,像雄伟的帝王之居;
威武的气势愈加壮丽,令人感叹这受降的宫殿。

注释:

  • 辕门:古代军队的营门,象征军事。
  • 鼓角:战鼓和号角,表示军队的出征和集结。
  • 屯戍:驻扎防守的军队。
  • 营幕:军营的帐篷。
  • 旌旂:旗帜。
  • 朔风:北风,象征严寒和强烈的气候。
  • 山河:指祖国的山川大地。
  • 雄帝宅:指威武雄壮的帝王居所。
  • 威棱:威武的形象和气势。
  • 受降宫:指接待投降的宫殿,象征胜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耶律铸,元代诗人,契丹族,历任多职,其诗作在古典文学中有一定地位。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军事生活,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背景为当时的军事环境,展示了军队的威武与士气,反映了对国家山河的自豪感与守卫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驻跸山》是耶律铸描绘军营生活的一首诗,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士兵们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开篇以“辕门鼓角”引入,给人一种紧张而又庄严的氛围,仿佛听到了战斗的号角声,感受到士兵们的勇敢和坚韧。接着,诗人描绘了营地的盛景,帐篷和旗帜在北风中飘扬,象征着军队的英勇与昂扬斗志。接下来的“相与山河雄帝宅”则将视野扩大,展现出对国家的守护意识,表现出一种共同捍卫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军营气氛的描绘,反映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军人职责的坚定认识。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令人感受到士兵们无畏的精神和坚不可摧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辕门鼓角扬屯戍:描绘了军队集结的场景,鼓声和号角声响起,象征着即将出征的士气。
  2. 营幕旌旂掣朔风:营地的帐篷和旗帜在北风中随风飘扬,展现出军营的气势和活力。
  3. 相与山河雄帝宅:士兵们共同守护这片广阔的山河,像雄伟的帝王居所,表现出对祖国的自豪感。
  4. 威棱尤壮受降宫:威武的气势让人想起了胜利的宫殿,象征着战斗的胜利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采用对仗的方式,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工整。
  • 意象:使用了“鼓角”、“营幕”、“旌旂”等意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象征:山河象征国家,受降宫象征胜利,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军人责任的肯定,体现了士兵们在保卫家园时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辕门:象征军事和防御。
  • 鼓角:象征出征和战斗。
  • 营幕:象征军营的生活。
  • 山河:象征祖国的壮丽。
  • 威棱:象征军队的威武气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辕门”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
    • B. 军营的门
    • C. 城堡的门
    • D. 市场
  2. “营幕旌旂掣朔风”中“旌旂”指的是:

    • A. 帽子
    • B. 旗帜
    • C. 武器
    • D. 食物
  3. 诗歌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自豪
    • C. 失落
    • D. 欢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侠客行》:同样表达了英雄豪情与壮志。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壮丽山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相比,耶律铸的《驻跸山》更侧重于军营生活的描绘和士兵的心态,而王昌龄则更注重于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前者强调集体的责任感,后者则体现个人的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耶律铸研究》